3.1.2 PNS对小鼠冰醋酸诱发炎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小鼠34只,随机分3组,给药组imPNS200mg/kg,对照组给NS,阳性对照组给氢化可的松。给药后尾静脉注射伊文思兰后,ip冰醋酸,处死动物,每鼠ipNS5ml,揉腹,吸出腹腔内液体,于590nm处测吸光度,计算伊文思兰渗出量(ml/L)。 3.1.3 PNS对棉球诱发大、小鼠肉芽组织增生的影响 大鼠30只,随机均分3组,背部切口,棉球植入两侧腋下,缝合。从实验当天起,给药组每天scPNS100mg/kg,对照组给NS,阳性对照组给氢化可的松,d8处死动物,取出棉球烘干称重,减棉球重量为肉芽肿干重。 3.1.4 PNS对蛋白质加热变性的抑制作用 按水岛裕法配制马血清,加入不同浓度的PNS0.6ml,室温放置,水浴加热,冰水冷却后,在660nm处测吸光度,以安乃近做阳性对照,蒸馏水做空白对照。结果PNS和安乃近对蛋白加热变性有显着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PNS的绝对用量优于安乃近。 3.1.5 PNS对红细胞稳定性的影响 按Glenn法将大鼠血液配制成5%红细胞悬液。每管加入不同浓度的NS0.3ml,混匀,水浴加热后迅速冰水冷却,离心,取上清液于540nm处测吸光度,设空白对照,并以安乃近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PNS与安乃近对红细胞膜均有稳定作用。 3.1.6 PNS对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实验表明,当PNS剂量为120或240mg/kg时,与NS组比较,对小鼠皮肤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非常显着的抑制作用;PNS240mg/kg约与氢化可的松50mg/kg效应相当。 3.1.7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炎症的影响 结果表明,ivPNSI20和240mg/kg的耳壳炎症肿胀抑制率为44%(与对照组相比P<0.01)和30%(P<0.01)。IgPNS肿胀抑制率为55%(P<0.01),可见PNS对二甲苯诱发的鼠耳壳炎症有非常显着的抑制作用。 3.1.8对大鼠角叉莱胶所致足爪肿胀的影响3.1.8.1对正常大鼠足爪肿胀的影响 ipPNS和ivPNS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从给药后2h和lh起即有非常显着的抑制鼠角叉莱胶性足爪肿胀作用P<0.01。 3.1.8.2正常和去肾上腺大鼠足爪肿胀作用的比较 结果表明ipPNS120mg/kg的正常大鼠、去肾上腺大鼠与ipNS组相比,从2小时起均有非常显着的抗炎作用(P<0.01),相同剂量的PNS抑制正常大鼠角叉莱胶性炎症显着强于摘除双侧肾上腺大鼠P<0.05。 3.1.9对大鼠塑料环肉芽增生的影响 scPNS120mg/kg与sc氢化可的松20mg/kg对大鼠皮下埋植塑料环所致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显着抑制作用,与NS对照组相比P<0.05。 3.1.10 对大鼠肾上腺内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大鼠ipNS120mg/kg,每100g肾上腺内抗坏血酸为295±15mg,低于NS对照组的414±10mgP<0.01。 3.2三七含人参二醇甙(以Rb1为主,简称二醇甙)的消炎镇痛作用3.2.1二醇甙的抗炎作用3.2.1.1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作用小鼠45只(体重16-22g),随机均分3组,分别ip二醇甙100、200mg/kg和蒸馏水,按Kaley.G法测定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醇甙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有显着抑制作用。 3.2.1.2对角叉菜胶引起大鼠踝关节肿的作用 大鼠21只(体重140-200g),均分3组。分别ip二醇甙100、200mg/(kg·日)×3日,对照组给蒸馏水。未次给药后于踝关节处sc角叉菜胶,分别在致炎后1、2、3、5、7小时测定致炎足关节周长,给药前后周长之差为肿胀度。结果表明三七人参二醇甙100mg/kg在致炎后2、7小时有非常显着的对抗作用,200mg/kg在致炎后1-3小时有非常显着的对抗作用。 3.2.1.3对磷酸组织胺引起的大鼠踝关节肿的作用 大鼠14只(体重135-185g),均分2组,给药组ip二醇甙100mg/(kg·日)×3日,对照组给蒸馏水。未次给药后以磷酸组织胺在大鼠一侧关节处皮下致炎,致炎后30、60、120、180分钟测踝关节周长,给药前后周长之差为肿胀程度。结果三七人参二醇甙在致炎后30-180分钟内对外源性组胺引起的大鼠踝关节肿有对抗作用,在60-80分钟内对抗作用较显着。<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