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参见川楝子条。 【拼音名】Kǔ Liàn Zǐ 【别名】土楝实、苦心子、楝枣子、楝果子、土楝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elia azedarach L.2.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
【别名】洋苦果、吕宋豆、吕宋果 【来源】马钱科苦果Strychnos ignatii Bergins,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布】菲律宾、越南、泰国。 【化学成份】含番木大鳖碱等生物碱。 【性味】苦,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主治中风昏倒,腹痛泄痢,小儿蛔虫。...
【出处】《嘉祐本草》 【拼音名】Kǔ Jù 【别名】野苣(《千金·食治》),褊苣(《嘉祐本草》),兔仔菜(《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兔仔菜的全草。春、夏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秃净草本,高15~30厘米,具一柔弱、平生的根茎,叶大部根...
本品为楝科乔木植物楝树 Melia azedarach L. 和川楝树 M. toosendan Sieb. et Zucc. 的根皮或树皮。前者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后者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河南等地。四时可采,但以春、秋两季为宜。剥取根皮或干皮,刮去栓皮,洗净。鲜用或切片生用。 【性...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Kǔ Guā Zǐ 【英文名】Seed of Balsampear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mordica charantia L.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成熟果实,剖开,收取种子,洗净,晒干。 【原形态】苦瓜...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Kǔ Hù Yè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壶卢的叶。 【功能主治】《滇南本草》:晒干捣碎为末,盛于磁器内,随身边,或走路口渴,用末一钱入水饮,不中水毒;或蛇虫蛤蟆扒过,此末亦可解。加雄黄能解哑瘴山岚之毒。加松笔解一切...
【出处】《纲目》 【拼音名】Kǔ Guā Zǐ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种子。 【化学成份】含水分8.6%,灰分21.8%,纤维19.5%,碳水化物16.4%,脂肪油31.0%。油中含丁酸1.8%,棕榈酸2.8%,硬脂酸21.7%,油酸30.0%,α-桐酸43.7%。尚含苦瓜素、蛋白...
【出处】《证类本草》 【拼音名】Kǔ Liàn Pí 【别名】楝皮(《斗门方》),楝根木皮(《纲目》),双白皮(《南京民间药草》)。 【来源】为楝科植物苦楝或川楝的根皮或干皮。四时可采,但以春末夏初为宜。砍下树干或挖出树根,剥取根皮或干皮,洗净晒干...
【出处】《纲目》 【拼音名】Kǔ Hú Lú Zǐ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种子。秋后采取成熟果实,剖取种子,晒干。 【性味】《纲目》: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 治水肿,小便不通,鼻塞,鼻息,龋齿,聤耳。 ①《纲目》:治痈疽恶疮,疥癣,龋齿有虫...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Kǔ Guā Yè 【英文名】Leaf of Balsampear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mordica charantia (L.)Roem, Luffa acutangula (L.)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