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Kǔ Qiáo Tóu 【别名】荞叶七(《陕西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苦养麦的根及根茎。8~10月采收。 【原形态】 苦荞麦(《纲目》),又名:万年荞、野南荞、鞑靼蓼、野荞麦。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达80厘米,有...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Kǔn Xiān Sī 【别名】青龙筋、九龙香、还阳草、藤叶细辛 【来源】 药材基源:为萝摩科植物青龙藤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ondia hnryi(Warb.Ex Schltr.Et Diels)Tsiang et P.T.Li[Cynanchum henry...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Kē Shù Pí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柯树树皮的韧皮部。 【原形态】 柯树,又名:木奴树(《临海异物志》),石栎、青锡,栲树、稠树。 常绿乔木。树皮青灰色,光滑:嫩枝被黄褐色柔毛,后渐光滑。叶互生,革质,披针形或卵状披...
【别名】荞叶七、野兰荞、万年荞 【来源】蓼科荞麦属植物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rtn.,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利湿。用于胃痛,消化不良,腰腿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5钱...
【出处】《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Kǔn Xiān Sī 【别名】青龙筋 【来源】为萝草科植物青龙藤的带根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藤本。茎细弱,多分枝,绿色。叶对生;狭披针形,长3~4.5厘米,宽5~10毫米,全缘;叶柄短,长2~3毫...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
【拼音名】Kǔ Mù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木,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7-10m。树皮灰黑色,幼枝灰绿色,无毛,...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拼音名】Kuān Yǔ Xiàn Jué 【英文名】Broad-pinna Colysis 【别名】九龙盘、一包金、骨碎补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宽羽线蕨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pothifolia(Don)P...
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 (D.Don) Benn. 的枝和叶。(英)Indian Quassiawood Twing and Leaf 别名:土樗子、苦皮树、苦胆木、熊胆树。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平滑,有灰色皮孔及斑纹,小枝绿色至红褐色。叶互生,羽状复叶,...
【拼音名】Kǔ Mù Gēn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查干;或剥取根皮,切段晒干。 【原形态】苦木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7-10m。树皮...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