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阳关。《千金要方》名关阳。《针灸大成》名足阳关。近称膝阳关。别名寒府、阳陵、关陵,属足少阳胆经。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功能作用: 清热降温。 主治疾病: 1、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
伏兔穴: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气、脚气 【取穴位置】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解剖位置】 在股直肌的肌腹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功能主治】 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气,脚...
阳交穴属于足少阳胆经,阳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按摩阳交穴具有缓解治疗面肿、癫疾、胸胁胀满疼痛、坐骨神经痛等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阳交穴位位置图、准确位置、按摩手法及作用。 【阳交穴位位置】 阳交穴属于足少阳胆...
阴谷穴位于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正确的中医针灸按摩该穴位能够治疗阳痿、疝痛、月经不调、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股内侧痛等疾...
光明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络穴。光明穴的准确位置在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从外踝尖到外膝眼一共是16寸,中下三分之一交点再向下一指就是光明穴。主治小腿酸痛,下肢痿痹,偏头痛,目痛,夜盲,近视,癫痫,乳部胀痛,及白内障等。 快速找光...
梁丘,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郄穴。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另说在膝上3寸(《千金要方》);在膝盖骨上尽处陷中(循经考穴编》广注)。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脉降...
合阳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合阳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委中穴下2寸。通常取合阳穴时都是俯卧或者正坐垂足位,在委中穴直下2寸,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取穴。按摩合阳穴具有治疗月经不调、疝气、腰脊强痛等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
悬钟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有缓解治疗腰腿疼痛、偏头痛、落枕、痴呆、高血压等作用。悬钟穴的位置: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详见本文图解悬钟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功效。 【取穴位置】 位于人体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解剖位置】 在腓骨短肌与...
舒筋活络,强健腰膝,清泄肠热的功效。 准确位置 位于合阳与承山之,间腓肠肌肌腹中央取穴。 承筋穴的功效与作用 1、承筋穴具有舒筋活络,强健腰膝,清泄肠热的功效。 2、承筋穴有舒筋活血、调肠理气的作用。 3、承筋穴有舒筋利节之功,主治胫痹不仁、脚喘酸...
古语有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意思是说,离开物质交换人体就失去了生机。再通俗一点说,不能正常饮食和排泄,人的生命便无法维系。 然而,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拉不出成为更为常见的问题。今天就教给大家一套简单实用的腹部按摩操,可家人之...
1.肾俞穴:强壮肾气 肾俞穴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
针灸的作用 1、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
刮痧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养生方法很多人喜欢通过刮痧这种方式来促进血液的循环,其中很重...
【取穴位置】 在腹中部,脐中央。 【解剖位置】 在脐窝正中,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
穴位概述: 大钟,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之络穴。在足内侧,...
湿毒,并不是夏天才会有的,经常一坐就一天的上班族也会滋生湿毒,因此,久坐的人,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