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郁 如人头痛身热,伤风咳嗽,或心不爽,而郁气蕴于中怀,或气不舒,而怒气留于胁下,断不可用补药,方用 当归( 叁钱) 白芍( 伍钱) 半夏( 贰钱) 枳壳 薄荷 白朮 丹皮 甘草( 各壹钱) 水煎服。 头痛加川芎一钱,目痛加蒺藜一钱,菊花一钱,鼻塞加苏叶一钱,喉痛...
火邪内伤辨 火邪之血,色必鲜红,脉必洪缓,口必渴而饮冷水,小便必涩而赤浊, 内伤之血色不鲜而紫暗,或微红淡白,脉必细而迟,或浮濇而空,口不渴, 即渴而喜饮热汤,小便不赤不涩,即赤而不热不浊, 此诀也。 [ 痢疾以调达气血为主,痢门以芍药汤为总方,芍药...
治年四十已还,强壮,常大患热痈无定处,大小便不通,大黄汤方 大黄(三两)、栀子(五十)、升麻(二两)、黄芩(三两)、芒硝(一两,别方二两)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四合,去滓,下消绞调,分温三服,快利为度。 治发痈疽兼结实,大小便不通,寒...
痨症虚损辨 二症外相似而治法不同,虚损者,阴阳两虚也,劳症者,阴虚阳亢也,故虚损可用温补,若劳症则忌温补而用清补也,两症辨法不必凭脉,但看人着复衣,此着单衣者为劳症,人着单衣,此着复衣者为虚损,劳症骨蒸而热, 虚损营卫虚而热也。 内伤发热 方用...
大便不通 此症人以为大肠燥也,谁知是肺气燥乎,盖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 而肾经之水,仅足自顾,又何能旁流以润涧哉, 方用 熟地 元参( 各参两) 升麻( 叁钱) 火麻仁( 壹钱) 牛乳( 壹碗) 水二碗,煎六分,将牛乳同调服之, 一二剂必大便矣。 此方不...
九江黄父问于岐伯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乃注络脉,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
痰嗽 古人所立治痰之法,皆是治痰之标,而不能治其本也,如二陈汤, 上中下久暂之痰皆治之,而其实无实效也,今立三方,痰病总不出其范围也。 初病之痰 伤风咳嗽吐痰是也, 方用 陈皮 半夏 花粉 茯苓 苏子 甘草( 各壹钱) 水煎服。 二剂而痰可消矣,此去上焦之...
寒厥 此症手足必青紫,饮水必吐,腹必痛,喜火熨之,方用 人参( 叁钱) 白朮( 壹两) 附子 肉桂吴萸( 各壹钱) 水煎服。 热厥 此症手足虽寒而不青紫,饮水不吐,火熨之腹必痛,一时手足厥逆,痛不可忍, 人以为四肢之风症也,谁知是心中热蒸,外不能泄,故四肢手...
夫痈疽者,初发始微,多不为急,此实奇患,惟宜速治之,急治不苦速,成病难救,以此致祸,能不痛哉!具述所怀,以悟后贤。谨按:黄父痈疽论所著缓急之处,生死之期如上,别痈之形色、难易之治如下。僧纳私撰是用,非是先贤,恐后高雅,故记之名字,令惑之耳...
气治法 气虚气实,不可不平之也,气实者非气实,乃正气虚而邪气实也, 法当用补正之药,而加袪逐之品,则正气足而邪气消矣, 方用 人参 白朮 麻黄 半夏 甘草( 各壹钱) 柴胡( 贰钱) 白芍( 叁钱) 水煎服。 推而广之,治气非一条也, 气陷 补中益气汤可用, 气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