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药资讯网-百草资讯网! www.baicaozixun.com百草资讯网APP

百草资讯-中药材-中药大全-中药偏方-中医中药房

当前位置: 主页 > 药典 >
  • [药典] 《温病条辨》原病篇

    1.六元正记大论曰: 「辰戍之岁,初之气,民厉温...

  • [药典] 《温病条辨》中焦篇 寒湿

    43.湿之入中焦: 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窍,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 此统言中焦...

  • [药典] 《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论十三首 脉证二条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

  • [药典]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论一首 脉证十二条 方十一首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 [药典]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论一首 脉二十一条 方十八首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

  • [药典]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论一首 脉证五十四条 方十六首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

  • [药典]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论一首 证三条 方十二首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加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每溺...

  • [药典]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脉证九条 方六首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

  • [药典] 《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

    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 冬三月加柴胡八分 白朮八分 陈皮五分 大腹槟榔四枚并皮子用 生姜五分 桔梗七分 春三月加枳实 减白朮共六味 夏三月加生姜三分 枳实五分 甘草三分共八味 秋三月加陈皮三分共六味 上各(口父)咀,分为三贴,一贴以水三升,煮取...

  • [药典]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证二条 方六首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

  • 首页
  • 上一页
  • 237
  • 238
  • 239
  • 240
  • 241
  • 242
  • 243
  • 244
  • 245
  • 246
  • 247
  • 下一页
  • 末页
  • 287286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