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药资讯网-百草资讯网! www.baicaozixun.com百草资讯网APP

百草资讯-中药材-中药大全-中药偏方-中医中药房

当前位置: 主页 > 药典 >
  • [药典] 《济阴纲目》赤白带下门 论带下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薛氏曰:徐用诚先生云:“带下白属气而赤属血。”东垣先生云:“血崩久则亡阳,故白滑之物下流,未必全拘于带脉,亦有湿痰流注下焦,或肾肝阴淫之湿胜,或因惊恐而木乘土位,浊液下流,或思慕为筋痿。戴人以六脉滑大有力,用宣导之法,此泻其实也”。东垣以...

  • [药典] 《济阴纲目》积聚症瘕门 论食症

    大全云:妇人食症,脏腑虚弱,月候来时,食生冷之物,脾胃既虚,不能消化,与脏气相搏结棸成块,日渐生长,盘牢不移,故谓之食症也。 薛氏曰:前证若形气弱,须先调补脾胃为主,而佐以消导。若形气充实,当先疏导为主,而佐以补脾胃。若气壅血滞而不行者,宜...

  • [药典] 《济阴纲目》虚劳门 论初病大法

    保命集云:治妇人虚劳,局方中谓首尾六合,如大圣散熟地黄丸,是治无热虚劳也。中道药牡丹煎丸,空心食前; 人参荆芥散,临卧食后,是治有热虚劳也。 戴氏曰:有病后血虚者,有本体血虚者,其人往来寒热,或五心发热,言语无力,面色痿黄,头目昏晕,变生诸疾...

  • [药典] 《济阴纲目》赤白带下门 论带久不止当补卫厚脾

    李氏曰:凡崩中下带,或用升提,如升阳调经汤,或用收涩,如伏龙肝散白芷散。然暂止而终不止者。盖卫司开阖,而为荣血之主,脾胃为血海水液之会,卫气与胃气俱虚,则血液无所约制(格理之言) ,是以古方有用桂枝汤加附子以固卫气者(不善用古方者,每非古方...

  • [药典] 《济阴纲目》积聚症瘕门 论血症

    大全云:妇人寒热失节,脏腑气虚,风冷在内,饮食不消,与血气相结,渐生颗块,盘牢不移动者是也。皆因血气劳伤月水往来,经络痞塞,恶血不除,结聚所生。久而不瘥,则心腹两胁苦痛,害于饮食,肌肤羸瘦。问症一也,何以知是血症?曰:血外之证,瞀闷烦躁,迷...

  • [药典] 《济阴纲目》虚劳门 论无热虚劳

    (无热虚劳乃阳虚症其病自上而下损之,宜温补惟东垣元礼立斋先生,独得其治宜宗之气虚易补宜早为妙,不比有热虚劳之难疗理也) 大全云:妇人冷劳,属血气不足,脏腑虚寒,以致脐下冷痛,手足时寒,月经失常,饮食不消,或时呕吐,恶寒发热,骨节酸疼,肌肤羸...

  • [药典] 《济阴纲目》赤白带下门 论带下湿热药用正治从治之异

    方氏曰:妇人赤白带下,多是怒气伤肝。夫肝属木,脾属土,肝邪乘脾,木气克土,(水郁不伸便能生湿) 则脾受伤而有湿,湿而生热,热则流通,所以滑浊之物,渗入膀胱,从小便而出也(阑门既能泌别清浊,则滑浊之物,未必皆为渗入膀胱,而从溺道出也,如绞肠病...

  • [药典] 《济阴纲目》积聚症瘕门 论腹中瘀血

    大全云:妇人月经否塞不通,或产后余秽未尽,因而乘风取凉,为风冷所乘,血得冷则成瘀血也。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面黄,瘀久不消,则为积聚症癖矣。 薛氏曰:前证若郁结伤脾,用加味归脾汤。若恚怒伤肝,用加味逍遥散。若产后恶露,用失笑散。若肝脾虚损,用...

  • [药典] 《济阴纲目》虚劳门 论有热虚劳

    大全云:妇人热劳,由心肺壅热,伤于气血,以致心神烦躁,颊赤头疼,眼涩厝干,口舌生疮,神思昏倦,四肢壮热,饮食无味,肢体酸疼,心忪盗汗,肌肤日瘦,或寒热往来,当审其所因,调补气血,其病自愈矣。 薛氏曰:热劳乃壮火食气,虚火煎熬真阴之所致也。(...

  • [药典] 《济阴纲目》赤白带下门 论带下杂治法

    戴氏曰:(元礼为丹溪弟子而相背如此自是一种翻案) 赤白带下,皆因七情内伤或下元虚冷,感非一端。大率下白带多,间有下赤者,并宜顺气散吞震灵丹,仍佐艾附丸或米饮调沙参末。带下不止成尪羸者,四物汤加煅牡蛎粉半钱,吞固肠丸,多服取效。有带疾愈后一二...

  • 首页
  • 上一页
  • 245
  • 246
  • 247
  • 248
  • 249
  • 250
  • 251
  • 252
  • 253
  • 254
  • 255
  • 下一页
  • 末页
  • 287286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