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药资讯网-百草资讯网! www.baicaozixun.com百草资讯网APP

百草资讯-中药材-中药大全-中药偏方-中医中药房

当前位置: 主页 > 药典 >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

    心者,五脏之尊,号帝王之称也,与小肠为表里,神之所舍。又主于血,属于火,王于夏,手少阴是其经也。 凡夏脉钩,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来盛去亦盛,此为太过。病在外,来衰去盛,此为不及;病在内太过,则令人身热而骨痛,口疮舌焦。引水不及,则令...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阴厥论第五

    飞霜走雹,朝昏暮霭,云雨飘飖,风露寒冷,当热不热,未寒而寒,时气霖霪,泉生田野,山摧地裂,土壤河溢,月晦日昏,此天地之阴厥也。暴哑卒寒,一身拘急,四肢拳挛,唇青面黑,目直口噤,心腹满痛,头颔摇鼓,腰脚沉重,语言蹇涩,上吐下泻,左右不仁,大...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水法有六论第十五

    病起于六腑者,阳之系也。 阳之发也,或上或下,或内或外,或畜在中,行之极也。有能歌笑者,有能悲泣者,有能奔走者,有能呻吟者,有自委曲者,有自高贤者,有寤而不寐者,有寐而不寤者,有能食而不便利者,有不能食而便自利者,有能言而声清者,有不能言而...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

    小肠者,受盛之腑也,与心为表里,手太阳是其经也。 心与[一本无此二字]小肠绝者,六日死。经则发直如麻,汗出不已,不得屈伸者是也。 又,心咳[一本作病]久不已[一本无此二字],则传小肠,小肠欬则气欬俱出也。 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生疮;虚则生寒,寒则泄...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阴阳否格论第六

    阳气上而不下曰否,阴气下而不上亦曰否;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疽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疽为黄疽也,厥为寒厥也,由阴阳否格...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火法有五论第十六

    病起于五脏者,皆阴之属也。 其发也,或偏枯,或痿躄,或外寒而内热,或外热而内寒,或心腹膨胀,或手足拳挛,或口眼不正,或皮肤不仁,或行步艰难,或身体强硬,或吐泻不息,或疼痛不宁,或暴无语,或久无音,绵绵默默,状若死人。如斯之候,备出于阴。阴之...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

    脾者,土也,谏议之官,主意与智,消磨五谷,寄在其中,养于四旁,王于四季,正王长夏,与胃为表里,足太阴是其经也。 扁鹊曰:脾病则面色萎黄,实则舌强直,不嗜食,呕逆,四肢缓;虚则精不胜,元气乏,失溺不能自持。 其脉来似水之流,曰太过;病在外,其...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寒热论第七

    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 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发热于下,则阴中之阳邪也;发热于上,则阳中之阳邪也。...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风中有五生死论第十七

    风中有五者,谓肝、心、脾、肺、肾也。五脏之中,其言生死,状各不同。 心风之状[一作候],汗自出而好偃,仰卧不可转侧,言语狂妄,若唇正赤者,生,宜于心俞灸之。若唇面或青或黄,或白或黑,其色不定,眼瞤动不休者,心绝也,不可救,过五六日即死耳。 肝...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

    胃者,腑也。又名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足阳明是其经也。 胃气绝,则五日死;实则中胀便难,肢节疼痛,不下食,呕吐不已;虚则肠鸣胀满,引水滑泄;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物;热则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得安卧...

  • 首页
  • 上一页
  • 229
  • 230
  • 231
  • 232
  • 233
  • 234
  • 235
  • 236
  • 237
  • 238
  • 239
  • 下一页
  • 末页
  • 287286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