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药资讯网-百草资讯网! www.baicaozixun.com百草资讯网APP

百草资讯-中药材-中药大全-中药偏方-中医中药房

当前位置: 主页 > 药典 >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下 诸病药方六十道(二)

    葛玄真人百补构精圆 熟地黄[四两] 山药[二两] 五味子[六两] 苁蓉[三两,酒浸一宿] 牛膝[二两酒浸] 山茱萸[一两] 泽泻[一两] 茯苓[一两去皮] 远志[一两去心] 巴戟天[一两去心] 赤石脂[一两] 石膏[一两] 柏子仁[一两炒] 杜仲[三两去皮剉碎慢火炒令丝断] 右为末...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痈疽疮肿第四十一

    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畜毒不流则生[本作皆有]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其行也有处,其主也有归,假令发于喉舌者,心之毒也;发于皮毛者,发于肌肉者,脾之毒也;发于骨髓者,肾之毒也[阙肝毒];发于下者,阴中之毒也;发于上者,阳中之毒也...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下 诸病药方六十道(三)

    鬼哭丹 主治腹中诸痛,气血凝滞,饮食未消,阴阳痞隔,寒热相乘,抟而为痛,宜以此方主之。 川乌[十四个生] 朱砂[一两] 乳香[一分] 右为末,以醋一盏,五灵脂末一两,煮糊和圆,如桐子大,朱砂为衣,酒下七圆。男子温酒下,女人醋汤下。治心痛不可忍者 木香...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

    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名霍乱,下则曰走哺,名虽三,而归一,有...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脚弱状候不同第四十二

    人之病脚气,与气脚之为异,何也?谓人之喜怒忧思,寒热邪毒之气,自内而注入于脚,则名气脚也。风寒暑湿邪毒之气,从外而入于脚膝,渐传于内,则名脚气也。然内外皆以邪夺正,故使人病形颇相类例。其于治疗,亦有上下先后也,故分别其目。若一揆而不察其由...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下 诸病药方六十道(四)

    破黄七神丹 朴硝[二斤] 朱砂[五两] 大黄[七两] 甘遂[二两] 山栀[二两] 轻粉[一两] 豉[半斤以绢袋盛之] 右七味,以水二斗,熬令水尽,除去甘遂、豉、栀子、大黄,只取朴硝、朱砂、轻粉为末,以水浸豉汁,研匀后入末,三味同和,煮糯米糊为丸,如弹子大,新水...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痹第三十三

    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入腑则病浅易洽,入脏则病深难治。而有风痹,有寒痹,有湿痹,有热痹,有气痹,而又有筋肉血脉气之五痹也。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肝则名筋痹,入于肾则名骨痹,入于心则名血痹,入于脾则名肉痹,入于肺则名气痹。感...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水肿脉证生死候第四十三

    人中百病难疗者,莫过于水也。水者,肾之制也。肾者,人之本也。肾气壮则水还于海,肾气虚则水散于皮。又,三焦壅塞,荣卫闭格,血气不从,虚实交变,水随气流,故为水...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下 诸病药方六十道(五)

    三不鸣散 治小便不通及五淋。 取水边、灯下、道边蝼蛄各一个[三处取三个,令相咬,取活者一个,如后法,射香酒食空下] 右内于瓶中封之,令相噬,取活者焙干,余皆为末,每服一钱匕,温酒调服,立通。 [余皆二字恐误]。 甘草汤 解方药毒。 甘草[一十二两] 右...

  • [药典] 《中藏经》华氏中藏经卷上 气痹第三十四

    气痹者,愁忧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则邪气愈胜,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能行,攻于左则左不遂,冲于右则右不仁,贯于舌则不能言,遗于肠中则不能溺,壅而不散则痛,流而不聚则麻。真经既损,难...

  • 首页
  • 上一页
  • 227
  • 228
  • 229
  • 230
  • 231
  • 232
  • 233
  • 234
  • 235
  • 236
  • 237
  • 下一页
  • 末页
  • 287286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