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Zhān Rén Huā 【英文名】all-grass of Sinuate Tickclover 【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野豆子、牛巴嘴、山蚂蝗、过路黄、山毛豆花、乌山黄檀草、满鼎糊草、长波状叶山蚂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名医别录》:(蚱蝉)五月采,蒸干之,勿令蠹。 2.《本草衍义》:蚱蝉,夏月身与声皆大者是。始终一般声,仍皆乘昏夜方出土中,升高处,背壳拆,蝉出。所以皆夜出者,一以畏人,二畏日炙干其壳而不能蜕也。至时寒则坠地。 3...
【拼音名】Nián Shān Yɑo 【别名】牛尾参、粘狗苕 【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粘山药Dioscorea subcalva Prain et Burk.,以块茎入药。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健脾祛湿,补肺益肾。用于肺结核病,脾虚泄泻,消渴;外用治跌打损...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Zhān Rén Huā 【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贵州民间药物》),野豆子、牛巴嘴(《四川中药志》),山蚂蝗、过路黄(《云南中草药》),瓦子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的全草。 【原...
【出处】《本经》 【拼音名】Zhà Chán 【别名】鸣蜩(《诗经》),蝒、马蜩(《尔雅》),螃(《方言》),鸣蝉(《唐本草》),秋蝉(《圣惠方》),蜘蟟(《七修类稿》),蚱蟟(《中药志》),知了(《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蝉科昆虫黑蚱的全虫。...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Zhān Rén Huā Gēn 【英文名】Root of Sinuate Tickclover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smodium sequax Wall.[D.sinuatum(Miq.) Bl.ex Baker]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
【别名】粘草、粘波波大叶山蚂蝗 【来源】豆科粘人草Desmodium gangeticum (L.) DC.,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台湾、广西、广东、云南、贵州。 【性味】甘、微辛,平。 【功能主治】消炎,杀菌,调经止痛。主治子宫脱垂,脱肛,腹痛,闭经,牛皮癣,神经性...
【拼音名】Zōnɡ Zhú Gēn 【来源】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excelsa。(Thunb.)HenryexReh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棕竹,丛生灌木,高2-3m。茎圆柱形,有节,直径2-3cm,...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Zōnɡ Shù Xīn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心材。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功能主治】《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强壮剂。治心悸,头昏。 【附方】治崩漏:棕榈茎(去皮取心)一斤,麦粉一斤,甜酒一斤。和匀...
【拼音名】Zhān Máo Shǔ Wěi Cǎo Guǒ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粘毛鼠尾草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roborowskii Maxi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粘毛鼠毛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90cm。根长锥菜,...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