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1.《本草图经》:唐方有獐骨酒及獐髓煎,并补下,其脑亦入面膏。 2.《纲目》:獐髓脑,《千金方》治暗风薯蓣煎,治虚损天门冬煎,并用之。 【拼音名】Zhānɡ Suǐ 【英文名】River deer bone marrow or spinal corl 【来源】 药...
【拼音名】Zhě Shí 【英文名】HAEMATITUM 【别名】代赭石、钉头赭石、红石头 【来源】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 。采挖后,除去杂石。 【性状】本品为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暗棕红色或灰黑色,条...
【出处】《纲目》 【拼音名】Zuì Yú Cǎo Huā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花,4~7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醉鱼草条。 【性味】《纲目》:辛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痰饮齁喘,久疟成癖,疳积,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出处】《别录》 【拼音名】Zhānɡ Suǐ 【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髓或脊髓。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獐肉条。 【功能主治】 ①《别录》:益气力,悦泽人面。 ②《纲目》:治虚风。 【摘录】《*辞典》...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Zhānɡ Shù Zǐ 【别名】樟梨(《纲目拾遗》),香樟子、大木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樟木子(《中药志》),樟扣(《广西中药志》),樟子、樟太蔻(《广东中药》Ⅱ)。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果实。秋、冬采集成熟...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1.《履巉岩本草》:醉鱼儿草,人家池沿边切不可种之,恐误落花叶在水中,鱼误食之,必有伤矣,其香气触之亦损。 2.《纲目》:醉鱼草,南方处处有之,多在堑岸边作小株生,高者三、四尺。根状如枸杞。茎似黄荆,有微棱,外有薄黄...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1.《本草图经》:獐之类甚多,麇其总名也。有有牙者,有无牙者,用之皆同。 2.《纲目》:獐,秋冬居山,春夏居泽。似鹿而小,无角,黄黑色,大者不过二、三十斤。雄者有牙出口外,俗称牙獐。 【拼音名】Zhānɡ Ròu 【英文名】R...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Zhānɡ Shù Yè 【英文名】Leaf of Camphortree 【别名】樟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cam Phora(L.) Presl[Laurus camphora L.] 采收和储藏:3月下旬以前及5月上旬后...
【出处】《别录》 【拼音名】Zhānɡ Ròu 【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肉。 【原形态】 獐(《吕氏春秋》),又名:麕(《诗经》),麇(《说文》),麏(《经典释文》),河麂。 体长约1米,体重约15公斤。雌雄兽均无角,耳直立,基部有2条软骨质的脊突,顶端较...
【出处】《纲目》 【拼音名】Zuì Yú Cǎo 【别名】鱼尾草、醉鱼儿草(《履巉岩本草》),槐木(《普济方》),闹鱼花(《纲目》),痒见消(《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光子、羊脑髓、五霸蔷(《中国树木分类学》),四方麻、阳包树(《中国药植志》),鱼鳞...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