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纲目》 【拼音名】Zūn Yú 【别名】鮅(《尔雅》),赤眼鱼(《说文》),红目鳟(《脊椎动物分类学》)。 【来源】为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 【原形态】 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腹部圆。体长约30厘米。头呈圆锥形,吻钝。口端位,口裂突,...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尔雅》郭摸注:螲蟷似蜘蛛,在穴中,有盖,今河北人呼DIEYANG。 2.《酉阳杂俎》:颠蟷,案深如蝴穴,网丝其中,士盖与地平,大如榆荚,常仰扞其益,伺蝇匪过,飘翻盖捅之,才人复闭,与地一色,无隙可寻也。 【拼音名】...
【别名】柊叶、棕叶 【来源】竹芋科粽粑叶Phrynium capitatum Willd.,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广西、广东、云南。 【性味】甘、淡,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 感冒高热,痢疾,吐血,衄血,血崩。根状茎5钱,水煎服。 口腔溃烂,酒...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Zhān Yú Gān 【英文名】Siberian huso Sturgeon liver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鲟科动物蝗鱼的肝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so dauricus(Georgi)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剖腹,取其肝脏;鲜用。 【原形态】蝗鱼,...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Zhì Dānɡ 【别名】土蜘蛛、蛈蝪(《尔雅》),颠蟷虫(《本草拾遗》),蛈母(《纲目》)。 【来源】为螲蟷科动物螲蟷的全虫。 【原形态】 体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余。全身黑褐色。头胸部比腹部较大,口小,位于头端,适于...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Zhān Yú Gān 【来源】为鲟科动物鳇鱼的肝。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鱣鱼条。 【性味】无毒。 【功能主治】主恶疮疥癣。 【注意】勿以盐炙食。(性味以下出《本草拾遗》) 【摘录】《*辞典》...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Zhū Zǐ Pí Yè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树皮及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槠子条。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煮取汁,与产妇饮之,止血。 ②《日用本草》:嫩叶贴臁疮,一日三换良。 【摘录】《*辞典》...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栲和小叶青冈及青冈的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hott.[Quercus sclerophylla Lindl.]2.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 (Bl.)Qerst.[Quercus myrsinaefolia Bl.]3.Cyclobalanop...
【别名】珍珠七、马蹄、七星、七里香、地花椒、拔地麻 【来源】败酱科蜘蛛七Valeriana fauriei Briq.,以根、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湖北。 【功能主治】 根:主治气痛,心痛,腹痛,神经衰弱。 全草:捣烂外敷,治无名肿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