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闽东本草》 【拼音名】Bái Yú Wěi 【别名】溪桃、野桃(《闽东本草》),杨波叶、蒲羌癀、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茎叶。根、茎随时可采。叶8~9月采为佳。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2~3米。幼枝略呈四棱...
【出处】《别录》 【拼音名】Bái Zhǐ Yè 【别名】蒚麻(《别录》)。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或川白芷或杭白芷的叶片。 【功能主治】《纲目》:浴丹毒、癮疹风疮。 【附方】 ①治风瘙隐轸:白芷根、叶煮汁洗之。(《千金方》) ②治小儿身热:白芷...
【拼音名】Bái Yún Huā Gēn 【别名】法罗海、滇独活、毛爪参、香白芷[云南] 【来源】为伞形科牛尾独活属植物白云花Heracleum repula Franch.的根。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络止痛,止咳平喘。用于风湿筋...
【拼音名】Bái Yún Guā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hurch.et Gagnep.)R.c.fang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蓝花土瓜 多年生缠绕草本。具纺锤状块根,含淀粉。茎细...
【出处】 出自1.《开宝本草》:白鱼,大者六、七尺,色白,头昂,生江湖中。 2.《纲目》:鲌,形窄腹扁,鳞细,头尾俱向上,肉中有细刺。白鱼比他鱼似可食,亦能热中发疮,所谓补肝明目,调五脏,理十二经络者,恐亦溢美之词,未足多信,当以《开宝》注为正...
概述: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 Benth. Et 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 Benth.et Hook.f. var.formosana( Boiss.)Shan et Yuan 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别...
【拼音名】Bái Yún Guā Pí 【来源】 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原形态】蓝花土瓜 多年生缠绕草本。具纺锤状块根,含淀粉。茎细长,圆柱形,有细棱,密被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4-2cm,...
【出处】孟诜 【拼音名】Bái Yú 【别名】鮊鱼(《滇南本草》),鱎鱼(《纲目》),白扁鱼(《本草求原》)。 【来源】为鲤科动物翘嘴红鮊的肉。 【原形态】体侧扁,延长,头背面平直,后部隆起。体长可至60余厘米。体高与头长略相等,个体长187毫米以下的...
【拼音名】Bái Yún Guā Huā 【来源】 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ourch.etGagnep.)R.c.Fang 采收和储藏:花期采收,阴干。 【原形态】蓝花土瓜 多年生缠绕草本。具纺锤状块根,含淀粉。茎细长,圆...
【出处】 出自1.《本经》。 2.《别录》:白芷,生河东川谷下泽。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3.《本草图经》:白芷,根长尺余,粗细不等,枝干去地五寸已上。春生叶相对婆娑,紫色,阔三指许,花白微黄,入伏后结子,立秋后苗枯。二月、八月采根,暴干。以黄泽者...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