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吉林中草药》 【拼音名】Bái Shān Tái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细叶杜香的叶。全年可采,阴干,或采鲜叶熬膏。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达50厘米。多分枝,幼枝密生黄褐色绒毛。叶互生,密集;近革质;线形,长约1.5~3.5厘米,宽1.5~2.5毫米...
【出处】《科学的民间药草》 【拼音名】Bái Qiānɡ Gǎn 【别名】根根药(云南)。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白枪杆的根皮。 【原形态】半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四棱形,密被黄褐色绒毛或光滑。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9~15枚,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3~15厘...
【出处】白芍是芍药的一种,芍药始载于《本经》中品。陶弘景始分赤、白二种,云: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开宝本草》载: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红白二色。《本草图经》载:芍药二种,一者金芍...
【拼音名】Bái Shān Liǎo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白山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axmanni Lepe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晾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成之字状,由基部强烈地开展分枝,稀少分枝,多少具硬毛或无毛。托...
【拼音名】Bái Zhū Shā Lián 【别名】朱砂莲、一点血、躲蛇生、毒蛇药、避蛇生。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背蛇生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tuberosa C.F.Liang et S.M.Hwang 采收和储藏:春初新芽发出前或秋后茎叶枯萎后,采...
【拼音名】Bái Zhū Shù 【别名】老虎尿、老虎面、满山香、牛头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白珠树的根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ultheria leucoarpaBl,var.cumingiana(Vidal)T.Z.hsu(G.cumingiana Vidal;G.lecocarpaBl.f.cumingicna(Vidal)...
【出处】出自1.《纲目》:石蜜,即白沙糖也。凝结作饼块如石者为石蜜,轻白如霜者为糖霜,坚白如冰者为冰糖,皆一物而有精粗之异也。以白糖煎化,模印成人物狮象之形者为飨糖,《后汉书》注所谓猊糖是也;以石蜜和诸果仁及橙橘皮、缩砂、薄荷之类作成饼块者...
【出处】出自《别录》。 【拼音名】Bái Zhǐ Yè 【英文名】leaf of Dahurian Angelica, leaf of Eumenol Angelica, leaf of Taiwan Angelica 【别名】莴麻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杭白芷和祁白芷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dahurica (Fis...
【出处】云南 【拼音名】Bái Yún Huā Gēn 【别名】法罗海,滇独活、毛爪参、香白芷。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白云花的根。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5~1米。根圆柱形,垂直生长,常有数条分枝,外皮灰黄色至棕褐色。茎直立,...
【出处】《纲目》 【拼音名】Bái Shā Tánɡ 【别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录》),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备要》)。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经精制而成的乳白色结晶体。 【性味】 甘,平。 ①《唐本草》:味甘,...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