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本草汇言》。 【拼音名】Běi Shā Shēn 【英文名】coastal Glehnia Root, Root of coastal Glehnia 【别名】真北沙参;海沙参;根条参;菜阳参;辽沙参;野香菜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北沙参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hnia littoralis F. Schmidtex Miq. 采收和储藏:春参(二年生参)在第3年7月收,秋参(1年生参)在第2年9月收,以秋参为好,刨出根,去须根,洗净,用开水烫后,剥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20cm。全株被白色柔毛。主根细长,圆柱菜,长达30cm,粗0.5-1.5cm,很少分枝。茎露于地上部分较短,地下部分伸长。基生叶质厚,有长柄;叶柄长5-15cm,基部宽鞘状,边缘膜质;叶片轮廓呈圆卵形至三角状卵形,三出式分裂或三出式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倒卵形至卵圆形,长1-6cm,贡1-4cm,顶端圆至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缘白以软骨质;叶柄和叶脉有细微硬毛;茎生叶形状与基生叶相似,叶柄基部渐膨大成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密被灰褐色长柔毛,径3-6cm,花序梗长2-6cm;伞辐8-16,不等长,长1-3cm;无总苞片;小总苞片数片,线状披针形,边缘及背部必被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萼齿5,窄三角状披针形,疏生粗毛;花瓣白色;花柱基短圆锥状。又悬果圆球形椭圆形,长6-13mm,宽6-10mm,必被棕色长柔毛及绒毛,果棱有木栓质翅,分生果横剖面扁椭圆形,有5个棱角,合生面平坦,油管较多,连成一圈,胚乳腹面略凹陷。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岸沙地、沙滩,或栽培于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能抗寒,耐干旱,忌水涝,忌连作和花生茬。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油砂土,砂壤土和冲积砂土栽种,不宜在粘土和低洼积水地种植。 栽培技术 用当年种子繁殖,秋季和春季均可播种。秋播在11月上旬,播前20多日湿润种了,常翻动检查,至种仁发软。春播在早春开冻后,但必须在冬季将滚滚的种子放在室外潮湿处,埋于土中经受低温冷冻处理,使种胚发育成熟。如春播干种子,当年不能出苗。播种分宽幅条播和窄幅条播。宽幅条播:播同宽15cm左右,行距25cm开沟,深4cm左右,种子与种子相隔4-5cm,开第2沟时溢土覆盖前沟,覆土约3cm。窄幅条播:播幅宽6cm,行距15cm左右,方法与宽幅条播相同,播种量沙质壤土每1hm275kg,纯沙地每1hm290-112.5kg。 田间管理 小苗有2-3片真叶时间苗,三角形留苗,株距3cm左右,在间苗时,需进行除草。由于是密植作物,且茎叶脆嫩易断,不宜中耕除草,草多可拔除。春季如遇干旱需酌情浇水,保持地面湿润。生长后期地面积水应及时排水,发现小参苗现蕾,须及时摘除。生长后期可追施磷、钾肥。 病虫害防治 根结线虫害,5月份开始发生,忌连作和花生茬,选用无病地。北沙参病毒病,彻底防治蚜虫,红蜘蛛等病毒传播者,选无病株留种。锈病,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雾,每10d1次,连续数次。大灰象甲(象鼻虫—),清晨或傍晚进行人工捕杀,每1hm2用75-120kg,鲜萝卜条功其他盥菜;国90%敌百虫100g,用少量水拦均作毒饵,于傍晚撒于地诱杀。钻心虫,在卵期及幼虫初孵未钻入前用90%敌百虫喷杀。 【性状】 性状鉴别 根细长国cm,直径0.2-1.5cm。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留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横棕以,有不规则纵沟及裂隙,并有横棕色横长皮孔及较多点状突起的细根痕。根头渐细,有残留茎基。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形成层环深褐色,木部黄色,放射状。气微香,味微甜。 以粗细均匀、长短一致、去净栓皮、色黄白者为佳。<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