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份】朱砂根的根含三萜皂甙:朱砂根甙(ardic-renin)[1],朱砂根新甙(ardisicrenoside) A、B,百两金皂甙(ardisi-acrispin)A、B[2],以及次生单糖甙3-O-α-L-仙客来甙元A-吡喃阿拉伯糖甙(3-O-α-L-cyclamiretin A-arabinopyranoside)[3],还含岩白菜素(bergenin)及其衍生物:11-O-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11-O-galloylbergenin),11-O-丁香酰基岩白菜素(11-O-syringyl bergenin),11-O-香草酰基岩白菜素(11-O-vanilloylbergenin),11-O-(3′,4′-二甲基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11-O-(3′,4′-dimethyl-galloyl)bergenin][4],去甲岩白菜素(demethyl bergenin),以及无羁萜(friede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紫金牛醌(rapanone)[5],胡萝卜甙(daucosterol),菠菜甾醇(spinasterol),含18~ 30个碳原子的系列脂肪酸、蔗糖(sucrose)[6]和一新颖的环状缩酚酸肽FR900359[7,8]。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5%煎剂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轻度的抑制作用。 2.抗早孕作用 60%的乙醇提取物有抗早孕作用。 【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风湿热痹;黄疸;痢疾;跌打损伤;流火;乳腺炎;睾丸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虚弱者慎用。 【各家论述】 1.《纲目》:治咽喉肿痹,蘑水或醋咽之。 2.《生草药性备要》:治痰火,跌打,去瘀生新,宽筋续骨。 3.《岭南采药录》:治小儿干(疳)痞。 4.《广西中药志》:治风湿骨痛,鹤膝风。 5.《湖南药物志》:治劳伤吐血,血崩,心胃气痛,腹胀腹痛。 6.《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 【摘录】《中华本草》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