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药资讯网-百草资讯网! www.baicaozixun.com百草资讯网APP

百草资讯-中药材-中药大全-中药偏方-中医中药房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药大全 >

猪苓(2)

时间:1970-01-01 08:0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注意】 无水湿者忌服。 ①《医学启源》:猪苓淡渗,大燥亡津液,无湿证勿服。 ②《医学入门》:有湿症而肾虚者忌。 ③《得配本草》:目昏、无湿而渴,二者禁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注意】
无水湿者忌服。
①《医学启源》:猪苓淡渗,大燥亡津液,无湿证勿服。
②《医学入门》:有湿症而肾虚者忌。
③《得配本草》:目昏、无湿而渴,二者禁用。

【附方】
①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伤寒论》猪苓汤)
②治妊娠从脚上至腹肿,小便不利,微渴引饮:猪苓五两,末,以熟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子母秘录》)
③治痃疟不分新久:猪苓一两,茯苓五钱,柴胡四钱,半夏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三碗,煎一碗。未发前服,渣再煎,发后服。(《方脉家宝》)
④治肠胃寒湿,濡泻无度,嗜卧不食:猪苓(去黑皮)半两,肉豆蔻(去壳,炮)二枚,黄柏(去粗皮,炙)一分。上三味捣罗为末,米饮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食前熟水下。(《圣济总录》猪苓丸)
⑤治子淋:猪苓五两。捣筛,以白汤三合,和方寸匕为一服,渐至二匕,日三夜二,尽,不瘥,宜转下之,服甘遂散。(《小品方》)
⑥治年壮气盛,梦遗白浊:半夏一两,猪苓一两。上半夏锉如豆大,猪苓为末。先将半夏炒令黄色,不令焦,地上去火毒半日,取半夏为末;以一半猪苓末调匀和丸,如桐子大,更用余猪苓末拌丸,使干,入不油砂瓶中养之。每服四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下,于申未间冷酒下。(《济生方》猪苓丸)
⑦治呕吐而病在膈上,思水者: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匮要略》猪苓散)
⑧伤寒口渴。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猪苓汤。
⑨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用猪苓五两,研为还想,每服一匙,熟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⑩妊娠肿渴(郐、腹皆肿,小便不利)。治方同上。

【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猪苓,行水之功多,久服必损肾气,昏人目。
②《用药心法》:猪苓,苦以泄滞,甘以助阳,淡以利窍,故能除湿利小便。
③《纲目》:猪苓淡渗,气升而又能降,故能开腠理,利小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芩也。
④《本草汇言》:猪苓,渗湿气,利水道,分解阴阳之的药也。此药味甘淡微苦,苦虽下降,而甘淡又能渗利走散,升而能降,降而能升,故善开腠理,分理表阳里阴之气而利小便,故前古主痃疟。甄氏方主伤寒温疫大热。能发汗逐邪。此分利表阳之气于外也。张氏方主腹满肿胀急痛,心中懊憹,疟痢瘴泻,此分利里阴之气于内也。张仲景治太阳病脉浮、发热、消渴而小便不利者,用五苓散,以止其吐;冬时寒嗽,兼寒热如疟状者,名为痰风,用五苓散以定其嗽。此三法俱重在猪苓,开达腠理,分利阴阳之妙用也。
⑤《药品化义》:猪苓味淡,淡主于渗,入脾以通水道,用治水泻湿泻,通淋除湿,消水肿,疗黄疸,独此为最捷,故云与琥珀同功。但不能为主剂,助补药以实脾,领泄药以理脾,佐温药以暖脾,同凉药以清脾,凡脾虚甚者,恐泄元气,慎之。
⑥《本草述》:方书有云,湿在脾胃者,必用猪苓、泽泻以分理之也。按猪苓从阳畅阴,洁古所谓升而微降者是,阳也;泽泻从阴达阳,洁古所谓沉而降者是,阴也。二味乃合为分理阴阳。
⑦《长沙药解》:猪苓,渗利泄水,较之茯苓更捷。但水之为性,非土木条达,不能独行。猪苓散之利水,有白术之燥湿土也;猪苓汤之利水,有阿胶清风木也;五苓之利水,有白术之燥土,桂枝之达木也;八味之利水,有桂枝之达木,地黄之清风也:若徒求利于猪、茯、滑、泽之辈,恐难奏奇功耳。
⑧《本草求真》:猪苓,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性虽有类泽泻,同入膀胱肾经,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然水消则脾必燥,水尽则气必走;泽泻虽同利水,性亦类燥,然咸性居多,尚有润存,泽虽治火,性亦损气,然润能滋阴,尚有补在。故猪必合泽泻以同用,则润燥适均,而无偏陂之患矣。至于茯苓虽属渗剂,有湿自可以去,然茯则入气而上行,此则入血而下降,且与泽泻利水消肿,治疟止痢等药,审属暑邪湿热内闭,无不借此以为宣导之需,古人已云清利小便,无若此駃,以故滋阴药中,止有泽泻,而不用及猪苓,正谓此耳。但此专司引水,津液易耗,久服多致损目。<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高考季助考安神借助中药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 养心安神白醋蛋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 山枣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 佛指甲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 天仙子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 白茯苓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