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猪苓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猪苓提取物(主要为猪苓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有较显着的抑制作用。抑瘤率达50-70%,瘤重抑制率达30%以上。经提取物治疗的荷瘤小鼠中,约有6-7%肿瘤完全消退。对肿瘤完全消退的小鼠,在1-6月后再接种肿瘤细胞,均不生长肿瘤,提取物经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及灌胃等给药,在一定剂量下均能抑制肿瘤的生长,但灌胃的效果较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差,给药量也大。预防给药对S-180起抑瘤作用。在单用化疗药不表现抗肿瘤效果的剂量下,加用适量的猪苓提取物会有显着抗肿瘤作用。对荷瘤小鼠脾脏抗体产生细胞明显增多,表明有显着的促进抗体形成作用,还能显着提高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力。本品能提高S-180腹水癌细胞内 cAMP的含量,在癌细胞增殖抑制率高的实验组,癌细胞内cAMP含量提升率也高,一般癌细胞内cAMP含量低于正常细胞,癌变越恶化cAMP含量越低。cAMP能使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猪苓酮A-G,7种化合物对L1210细胞有细胞毒作用,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3.4.对实验性膀胱肿瘤的抑制作用:雌性大鼠给于致癌剂BBN[N-丁基-N-(4-羟丁基)亚硝胺]溶液0.25ml(90mg)灌胃,每周2次,共12周,每只总剂量BBN为2.16g,在同时饲以猪苓干粉90g/kg 喂养。30周后处死。结果表明,膀胱总发瘤率由病理对照组的100%降至61.1%,减少了38.9%,每鼠肿瘤数和瘤直径显着低于病理对照组,发癌率由病理对照组的77.8%降至11.1%,减少了66.7%表明猪苓对BBN膀胱瘤的发生具有较显着的抑制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4.对中毒性肝炎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以四氯化碳和D-半乳糖胺腹腔注射给于小鼠,诱发成中毒性肝炎,在诱发前后腹腔注射给于猪苓多糖100-200mg/kg,均为隔4、8、12小时给药1次。均可明显阻止肝病变发生,SGPT活力下降,肝5'-核苷酸酶、酸性磷胺酶6-磷酸葡萄糖磷酸酶活力回升。体外亦有类似作用,表明对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5.抗辐射作用:猪苓多糖具有防治小鼠急性放射病的明显效果,有效剂量和时间都比较宽。分别于照射前2和48小时腹腔注射给予受致死剂量(800rad)全身照射的小鼠,可使其存活率提高30-70%。照射后给药,不论口服或腹腔注射都有防护效价,预防比治疗效果价高。猪苓多糖对受照小鼠的造血功能无保护作用,而对受照小鼠肾上腺皮质的应激机能确有明显提高。初步认为猪苓多糖的抗辐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功能,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增强了抗辐射损伤的能力。 6.其它作用:猪苓多糖腹腔注射给于小鼠48小时,能使小鼠胸腺细胞中3H一TdR的掺入明显增强,同时加速胸腺细胞的释放。由于一方面切除肾上腺后不再有这些现象,另一方面多糖能使动物血浆中皮质酮含量明显增高,因此可认为这些作用是通过肾上腺皮质而实现的。 【毒性】以猪苓多糖治疗剂量的2000倍1次给药或100倍连续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28天,结果小鼠和犬未见毒性反应,各脏器亦未见实质性损害。致癌、致畸、过敏和皮肤刺激等试验均未见猪苓多糖有明显毒性和刺激作用。 【鉴别】取粉末1g,加稀盐酸10ml,置水浴上煮沸15min,搅拌,呈粘胶状。另取本品粉末少量,加氢氧化钠溶液(1→5)适量,搅拌,呈悬浮状。 【炮制】洗净泥砂,润软切片,晾干。《雷公炮炙论》:凡采得猪苓,用铜刀削上粗皮一重,薄切,下东流水浸一夜,至明漉出,细切,以升麻叶对蒸一日,出,去升麻叶令净,晒干用。 【性味】甘淡;平 【归经】脾;肾;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尿渗湿。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注意】 无水湿者忌服。 1.《医学启源》:猪苓淡渗,大燥亡津液,无湿证勿服。 2.《医学入门》:有湿症而肾虚者忌。 3.《得配本草》:目昏、无湿而渴,二者禁用。<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