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Xuán Jīnɡ Shí 【英文名】Gypsum, Selenite 【别名】 【来源】药材基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psum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除去泥土、杂石。 【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常作板状,集合体常呈致密粒状、纤维状或叶片状。颜色通常为白色,结晶体无色透明,当成分不纯时可呈现灰色、肉红色、蜜黄色或黑色等。条痕白色。透明至半透明。解理面呈玻璃光泽或珍珠状光泽,纤维状者呈绢丝光泽。片状解理显着。断口贝状至多片状。硬度1.5-2。比重2.3。具柔性和挠性。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产于海湾盐湖和内陆湖泊形成的沉积岩中。资源分布:产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湖南、广西、广东、云南、新疆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六边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边薄中厚,即习称龟背状。长0.3-3.5cm,宽0.25-1.5cm。灰白色、灰绿色或淡黄白色。对光观察半透明,通常中间包裹着青黑色或土黄色砂粒。光泽暗淡,质较硬而脆,易纵裂开,呈条状,裂开面具玻璃样光泽。气微,味微咸。火中烧之能解体,层层剥落为片状,呈瓷白色,有的杂有黑白小点。以龟背状、色青白、无杂质者为佳。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透明;折射率Np=1.521;Nm=1.528;Ng=1.530;低负突起;常见到一组解理。干涉色为Ⅰ级灰至黄白色;负延长符号;二轴晶;正光性;光轴角58°。有的含砂粒,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岩屑等,粒径一般为0.05-0.1mm;呈稀疏状散布在其中。 【化学成份】主要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还夹杂铁、钠等离子以及少量硅酸盐。 【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稀盐酸10ml,加热使溶解,滤过,滤液显钙盐及硫酸盐各种反应。参见石膏条。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石膏:7.83(>10),4.32(4),3.83(10),3.09(6),2.88(2),2.69(2)。差热分析曲线:吸热178℃(小-中),215℃(小),120℃起始失重至250℃中止。 【炮制】洗净泥土,晒干,用时打碎。 【性味】咸;寒 【归经】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各家论述】1.《纲目》:玄精石,与盐同性,其气寒而不温,其味甘咸而降。同硫黄、硝石,治上盛下虚,救阴助阳,有扶危拯逆之功,故铁瓮申先生来复丹用之,正取其寒,以配硝硫之热也。《开宝本草》言其性温,误矣。2.《本草经疏》:太阴玄精,伤寒阴证不宜服。咸能走血,用以引经入肾则可,多则反泻肾伤血矣。血病无多食咸,戒之。3.《本草汇言》:玄精石,成氏之消热痰,《开宝》之化积聚,《普济》之去目翳,《千金》止头风头痛者,皆本于结热为病之取用焉。倘属阳虚胃寒之疾,自当回避。如寇氏方之治阴证,四肢逆冷,狂言烦渴者,此指热邪传阴之证也。设属直中,安敢言此乎!4.《开宝本草》:除风冷邪气湿痹,益精气,妇人痼冷漏下,心腹积聚冷气,止头痛,解肌。5.《本草衍义》:合他药,涂大风疾。别|<<<<<12>>>>>| <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