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外界暑湿较盛,所以泄泻的性质以湿热泄泻最为常见。湿热泄泻因湿热之邪侵袭胃肠,使升降传导失调,清浊不分而致泻。 患者常表现为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大便黄褐热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等。一旦患有湿热泄泻,患者宜多饮水,多吃如冬瓜、苦瓜等具有清热...
肠易激综合征特点是肠道本身无器质性病变,但肠道功能失调,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黏液便,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肝郁脾虚导致的,肝郁则气机郁滞,脾虚则不能运化食物,造成腹泻。因此,治疗应以疏肝健脾为主,痛泻要方就是代表方...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徐经世老中医行医50余载,在治疗肝胆脾胃及各种疑难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他认为脾虚生湿和木盛乘土是脾胃病的两大基本病机,治疗应特别注重调护脾胃和疏理肝胆相结合。 徐经世2011年8月曾接诊一位50多岁的女患者,患者主...
急性腹泻是消化科常见...
夏季容易发生腹泻,会引起脱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急性腹泻还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诱发心脑血管疾...
盛夏季节是腹泻的好发期。一则因人体消耗较大,体质下降,免疫功能降低,而肠道运动功能亢进,消化与吸收功能减弱。二则因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在高温条件下繁殖甚快,活动能力增强,摄人被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污染的食物,而致食物中毒、急性肠炎或痢疾等腹泻...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以夏秋季节多见。临床表现主要是阵发性腹痛、腹泻,大便初时为糊状或水样,继而转为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 1.秦皮30克,白头翁30克,红藤60克,败酱草60克,马齿苋60克,凤尾草60克,赤芍20...
取白面500克,将白面炒至焦黄,每日晨起空腹用滚开水调冲30克食用,也可放入适当的盐或糖来调味。于晨起空腹食用,可达到止泻固肠的作用。此方出自《饮膳正要》。 适用于胃肠不固而引起的腹泻不止。肠胃不固指的是肠胃消化不好,不能将食用的食物完全消化。...
许多人吃了海鲜之后,喜欢吃水果,以便缓解油腻感,殊不知,边吃海鲜边吃水果,容易造成腹泻,危害身体健康。 秋季,各种病原体处于活跃状态,假如在这个时候不注意个人卫生,就很有可能导致病菌在人体的肠道里大量繁殖引发腹泻,而在腹泻病人中,三成以上是...
黎明泄泻一般多为脾虚阳虚,多用 温补药物治之。但本病亦可由其它原因 所致,如木郁土位,心气虚弱,肺气失宣等, 则治当别论。下面介绍一位名老中医治 晨泻的经验。一、抑肝扶脾调脏气:症见天明肠中 漉漉,腹痛气胀,泻下便溏,夹有矢气,脉 弦,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