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鞭膏用于妇女月经闭结,腹胁胀痛欲死者。花鞭膏--《仙拈集》卷三 【处方】水红花1斤,马鞭草(各洗净)1斤(熬膏),当归2两,生地2两,白芍2两,玄胡2两,灵脂2两,乌药1两,木香1两,红花1两,没药1两。 【制法】上为末,和膏内,如膏少,加米糊为丸。 【...
胡黄连丸用于胆实热,精神不安,起卧不定,口中多苦。 胡黄连丸--《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川黄连15克,胡黄连15克,朱砂3克(另研)。 【制法】上药前二味为细末,入朱砂末,共填入猪胆内,用淡浆水煮,以杖于挑子上,用线钓之,勿着底,候一炊久取出,...
茴香楝子丸用于诸疝证。茴香楝子丸--《普济方》卷二四七 【别名】茴香楝实丸 【处方】川楝子1两3钱,小茴香1两半,吴茱萸2两,海藻1两,木香半两,泽泻半两,青盐3钱,蓬莪术7钱半(醋炙),三棱7钱半(煨),青皮1两,黑牵牛7钱(一半生用,一半炒用)。 【...
花乳石散用于五痔。花乳石散--《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处方】花乳石1两(煅、研),乳香(去石,研)、夜明沙(研)、胆矾(研)、地龙(去土,为细末)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五痔。 【用法用量】每用时,先以甘草汤洗拭令净,以药干敷,令...
胡黄连散用于小儿冷热气不和,恶暴下痢,腹内疼痛。 胡黄连散--《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胡黄连1分,母丁香1分,桂心1分,木香1分,犀角屑半分,肉豆蔻1分(去壳),当归1分(锉,微炒),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气不和...
茴香楝实丸用于小肠病结上而不下,痛冲心肺。小肠控睾证。茴香楝实丸--《宣明论》卷二 【处方】茴香(炒)1两,楝实(麸炒,去核)1两,石茱萸1两,马蔺花(醋炒)1两,陈皮1两,芫花半两(醋炒)。 【制法】上为末,醋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胡黄连汤用于虚劳,寒热心松,骨节酸疼。胡黄连汤--《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胡黄连、柴胡(去苗)、鳖甲(去裙襕,醋炙)、甘草(炙,锉)、白蒺藜(炒)、黄耆、附子(炮裂,去皮、脐)各15克, 威灵仙(去土)30克。 【制法】上八味,锉如麻豆。 【功...
花光散用于服药过剂,反伤正气,致入邪干心,或三虫变蛊,或乘虚中恶,或变为五淋,或致子为惊痫,或筋挛脉结,或产妇血运,或胸停客热。花光散--《圣济总录》卷一四六 【处方】玳瑁屑2两半,蓝实(炒)1两半,安息香(别研)1两,丹砂(别研)1两,琥珀1两,...
虎头骨散用于热病后,虚劳气发,作寒热,乍进乍退,头痛,眼睛疼,口苦,不思食。虎头骨散--《圣惠》卷五十二 【处方】虎头骨1两(涂酥,炙黄),牡蛎3分(炒转色),地骨皮1两,柴胡1两半(去苗),鳖甲1两(涂酥,炙黄,去裙襕),知母1两,桂心半两,川朴...
胡黄连点眼方用于肝肺热盛,目赤生胬肉。胡黄连点眼方--《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胡黄连(去须,锉如豆大)1两,蜜陀僧(研)半两,蜜4两(重汤煮)。 【制法】上先将黄连于蜜内浸1宿,次日入蜜陀僧末和匀,用白瓷碗盛,却用黑豆1斗于锅内,以水煮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