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Zhānɡ Lánɡ 【别名】偷油婆、蜚蠊 【来源】蜚蠊科昆虫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e Fabricius 或美洲蜚蠊(大蜚蠊)P. americana L.,以干燥虫体入药。四季可捕捉,开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性味】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结...
【来源】豆科瘴气藤Stizolobium venulosum Piper,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截疟。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2~3钱,酒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纲目》 【拼音名】Zhēn Yú 【别名】箴鱼(《山海经》),铜哾鱼(《临海异物志》),姜公鱼(《纲目》),针工鱼(《医林纂要》),针鱼(《动物学大辞典》),单针鱼、针扎鱼(《黄渤海伍类调查报告》)。 【来源】为鱵科动物鱵鱼的肉。 【原形...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拼音名】Zōnɡ Yú 【英文名】dace 【别名】鯼、火筩嘴、尖头鱤、马头鯮、鸭嘴鯮、喇叭鱼、长嘴鱤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鯮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ciobrama macrocephalus(Lacepede)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拾遗》錾莱,生江南荫地。似益母,方茎对节,白花,花中甜汁,饮之如蜜。 【拼音名】Zàn Cài 【英文名】Herb of False Largeflower Motherwort 【别名】楼台草、玉蓉草、白花益母草、对月草、白花茺蔚、玉山米草 【来...
【拼音名】Zhào Shān Bái 【别名】万经棵、铁石茶、白镜子 【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小花杜鹃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以枝叶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酸、辛,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调经止痛,化痰止咳。用于慢性气管...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Zōnɡ Yú 【别名】鯼鱼(《纲目》),尖头鳡(《鱼类分类学》)。 【来源】为鲤科动物鯮鱼的肉。 【原形态】 体甚长,略侧扁,腹部圆。头前半部细长,稍成管状,吻端平扁似鸭嘴形。口上位,下颌向上倾斜,且长于上颌,上颌...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Zàn Cài 【别名】楼台草、玉容草(《滇南本草》),白花益母草(《植物名实图考》),对月草、白花茺蔚(《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錾菜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体较粗糙。茎直立,高...
【拼音名】Zhān Tánɡ Xiānɡ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香叶子的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erythrocarpa Makinl[L.umbellata Bl.] 采收和储藏:枝叶采收后,洗净切碎,加水慢火煎熬即成。 【原形态】大叶钓樟,落叶灌木,高1-2m。树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纲目》:鳟鱼,处处有之。状似鍕而小,赤脉贯瞳,身圆而长,鳞细于鲜,青质赤章。好食螺蚌,善于遁网。 【拼音名】鳟 Yú 【英文名】Trout 【别名】鮅、赤眼鱼、红目鳟、红眼棒、红眼鱼、醉角眼、野草鱼 【来源】 药材基源:为...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