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名】Shí Chuàn Lián 【英文名】Bulbophyllum 【别名】小绿芨、美网石豆兰、小果上叶、石链子、石寸连、小石斛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绿石豆兰的假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hyllum calodictyon...
【拼音名】Shí Diāo Bǎi 【别名】芦笋、芦笋、露笋、龙须菜(通称)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aragus officinalis L. 采收和储藏:4、5月间采收嫩茎,随即采取保鲜措施,防止日晒、脱水。 【原形态】石刁柏...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Shí Fān 【别名】海团扇(《动物学大辞典》)。 【来源】为柳珊瑚科动物柳珊瑚的石灰质骨胳。 【原形态】全体呈树状,分枝颇多,常扩展而为一平面,不向四方分披。其间具无数小水螅体;各水媳体有触手8。其骨胳为石灰质,...
【出处】 石长生,始载于《本经》,一名丹草,列入下品。 1.《别录》云:石长生,生咸阳山谷。2.《本草经集注》云:近道亦有,是细细草叶,花紫色尔。南中多生石岩下,叶似藏而细,如龙须草大,黑如光漆,高尺余,不与余草杂也。3.《纲目》引宋祁《益部方...
【拼音名】Shí Diāo Bǎi 【英文名】Radix Asparagi officinalis 【别名】小百部、山文竹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的块根。春、秋季来挖块根,洗净,开水烫后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光滑无毛,稍带白粉。茎长而软。叶状...
【出处】 出自1.《日用本草》。 2.《粤志》:韶阳诸洞多石耳,其生必于青石。当大雪后,石滋润,微见日色,则生石耳,大者成片,如苔藓,碧色,望之如烟,亦微有蒂,大小朵朵如花。烹之面青紫,如芙蓉,底黑而皱。每当昧爽撷取则肥厚,见日渐薄亦微化为水。...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Shí Chānɡ Pú Huā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花蕾。 【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调经行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 【摘录】《*辞典》...
【拼音名】Shí Dì Qián 【别名】石蛤蟆 【来源】 药材基源:为瘤冠苔科(石地钱科)植物石地钱的叶状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boulia hemisphaerica(L.)Raddi[Marchantia hemisphaerica L.;Asterella hemisphaerica Beauv.;Grimaldia hemisphaeri...
【出处】《日用本草》 【拼音名】Shí ěr 【别名】灵芝(《灵苑方》),石木耳(《饮片新参》),岩菇(《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 【来源】为脐衣科植物石耳的子实体。全年可采,采得后阴干。 【原形态】原植体单叶,厚膜质,干燥时脆而易碎。...
概述: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别名:菖蒲,昌阳,水剑草。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