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纲目》 【拼音名】Sān Qī 【别名】山漆、金不换(《纲目》),血参(《医林纂要》),参三七(《本草便读》),田三七、田漆(《伪药条辨》),田七(《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五茄科植物人参三七的根。夏末、秋初开花前、或冬季种子成熟后...
【拼音名】Sān Lún Hāo 【别名】白头蒿 【来源】菊科三轮蒿Anaphalis bicolor (Franch.)Diels,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四川、云南。 【性味】微涩,温。 【功能主治】清暑,镇痛,补虚。主治中暑腹痛,肺痨。 【用法用量】1~3钱,开水吞服或泡酒服...
概述: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 别名:山漆、田三七、金不换、血参、参三七。 药性类别:化瘀止血药 性味与归经:甘、...
【拼音名】Sān Qī 【别名】田七、滇七、参三七、汉三七 【来源】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 (Burk.) Hoo et Tseng [P. sanchi Hoo]的块根,其花亦入药。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状茎(芦头)短...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Sān Línɡ Zǐ 【别名】野豌豆、豆菜(《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歪头菜的根或嫩叶。秋季采收。 【原形态】 歪头菜(《救荒本草》)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幼枝被淡黄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枚...
【出处】《贵州民间药》 【拼音名】Sān Lénɡ Cǎo 【别名】大三方草、三棱马尾、仙鹤草(《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有喙红苞薹的带根全草。7~8月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横生。秆簇生,高20~60厘米,三棱形。叶片线形,常...
【拼音名】Sān Pǐn Yì Zhī Huā 【别名】米洋森、地沙 【来源】为水玉簪科水玉簪属植物三品一枝花Burmannia coelestis D. Don,以根入药。秋季采集,除去茎叶,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健胃,消积。主治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2钱...
【别名】土半夏 【来源】天南星科三裂叶犁头尖Typhonium trilobatum (L.) Schott,以块茎入药。 【生境分布】广西、云南。 【性味】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寒,消肿,止痛。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块茎。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脾经。 【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主治】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成分】含挥发油。 【药理】破血祛瘀。 【用法用量】3-10g。醋炒能加强止痛之功。 【注意事项】月经过多及孕妇...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