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 丁 名】Bulbophvl-lum peotinatum Pinet(原植物石三棱)【别名】【名称考证】长足石豆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瓜子莲、石山莲、石仙桃【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兰科【药用部位】石三棱的全草。【性味归经】甘、苦,凉。入肺、肝二经。【功效主治】【用...
【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Tián Gu...
【拼音名】Shí Suàn【别名】【来源】【性味】辛、甘,温。有毒。【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注意】石蒜碱有强力催吐作用,故有用石蒜治食物中毒者,催吐用3~5钱。除此之外,一般不作内服。【备注】(1)石蒜碱接触皮肤后即红肿发痒...
【出处】《别录》【拼音名】Suō Cǎo【别名】【来源】【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匍匐根茎长,先端具肥大纺锤形的块茎,外皮紫褐色,有棕毛或黑褐色的毛状物。茎高15~95厘米,锐三棱形,基部呈块茎状。叶窄线形,短于秆,宽2~5毫米;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叶...
【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Tián Cōnɡ【别名】【来源】【原形态】直立草本。根纤维状。茎单干,少分枝,高30~60厘米,多少被绵毛,尤以近花序为甚。叶嵌叠于茎的基部,剑状,长30厘米以上,上部的逐渐缩小而变成披针形、具鞘的苞片,但全部长于花...
【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Shān Dān【别名】【来源】【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鳞茎卵球形,白色,长约2厘米,具少数鳞片,鳞片闰卵形或阔椭圆状披针形,无关节,先端膜质。茎细,直立,绿色。叶无柄;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中部以上较狭,长...
【拼音名】Shǔ Qǔ Cǎo【别名】【来源】【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Shān Hǎi Luó【别名】【来源】【原形态】羊乳(《别录》),又名:奶树(《植物名实图考》)。多年生蔓生草本。根粗壮,倒卵状纺锤形。茎攀缘细长,无毛,带紫色,长可达1米。叶在茎上的互生,细小;在枝的通常2~4片簇生...
【拼音名】Tiě Bāo Jīn【别名】【来源】【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0.5~2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纲目》【拼音名】Sù Xīn Hu...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