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出自《万病回春》:扛板归,四、五月生,至九月见霜即无。叶尖青,如犁头尖样,藤有小刺。有子圆黑如睛。治蛇咬伤,又宜扛板归,不拘多少。 1.《物理小识》:犁头刺藤,其叶三角如犁头,多在篱边生。 2.《生草药性备要》:老虎利,芽梗俱有勒,子蓝...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Kǔ Dīnɡ 【别名】小山萝卜、龙喳口(《草木便方》),叉头草(《四川中药志》,蛾子草(《中草药通讯》(3):58,1972)。 【来源】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的全草。3~4月采收。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20厘...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Kūn Mínɡ Jī Xuè Ténɡ Gēn 【来源】为豆科植物昆明鸡血藤的根。 【化学成份】根和种子均含鱼藤酮及拟鱼藤酮,种子含量较高,约1.22%。 【毒性】有小毒。 【功能主治】镇静。 【附方】治狂躁型精神分裂症:...
【出处】《万病回春》 【拼音名】Kánɡ Bǎn Guī 【别名】犁头刺藤(《物理小识》),老虎利(《生草药性备要》),雷公藤(《救生苦海》),河白草、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紫金钩、犁尖草、括耙草、龙仙草、鱼尾花、三木棉(《纲目拾遗》...
【拼音名】Kǒu Mó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口蘑科真菌香杏口蘑和蒙古口蘑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loma gambosum (Fr.)Gill.[Calocybe gambasa (Fr.)S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在子实体幼小时期(蘑菇钉)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 1....
概述:本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 或翅藻科植物昆布Ecklo-nia kurome Okam. 的干燥叶状体。夏、秋二季采捞,晒干。 别名:海带菜、江白菜、纶布、海昆布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咸,寒。归肝、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软坚散...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拼音名】Kuài Jīnɡ Cāo Sū 【英文名】Herb of Tuberousroot Jerusalemsage 【别名】野山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块根糙苏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tuberosa L.[Phlomoides tuberos...
【拼音名】Kǔ Zhú Yè 【来源】禾本科苦竹属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Keng f.,以嫩叶入药。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 【性味】甘、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解渴,利尿。用于发热烦躁口渴,口舌生疮,尿少色黄。 【用法用量】1~4钱。...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Kǔ Zhú Yè 【英文名】Bitter Bamboo Leaf, Leaf of Bitter Bamboo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 Keng f.(Arundinaria amara Keng) 采收和储...
【拼音名】Kǔ Zhī 【别名】灯笼草、天泡子、天泡草、黄姑娘、小酸浆、朴朴草、打额泡 【来源】茄科酸浆属植物苦蘵Physalis Pubescens L.,以果、根或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用于咽喉肿痛,腮...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