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纲目》 【拼音名】Bái Tóu Wēnɡ Huā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花蕾。 【功能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研末调敷。 【摘录】《*辞典》...
【拼音名】Bái Lǜ Yè 【别名】羊奶果、胡颓子、天青地白、小羊奶果 【来源】胡颓子科白绿叶Elaeagnus viridis Servett. var. delavayi Lecte.,以茎皮、根皮、叶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酸,平。 【功能主治】利尿排石,止咳定喘,行气止痛。...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Bái Mǎ Gǔ Gēn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根。夏、秋采收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马骨条。 【性味】《草木便方》:凉。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利湿。治偏正头痛。牙痛,喉...
【出处】《南京民间药草》 【拼音名】Bái Lónɡ Tou 【来源】为菊科植物山莴苣的根。春、夏采。 【原形态】原植物详山莴苣条。 【生境分布】产江苏、河南。 【性状】幼苗时,根呈块状,簇生。卵圆形,肉质,表面黄褐色,平滑;老时伸延呈圆锥形而细长,侧...
概述: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别名:毛姑杂花、老公花、大将军草、大碗花、老冠花。 药性类别:清热解毒药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
【出处】 出自1.《本草拾遗》:白马骨生江东,似石榴而短小对节。 2.《花镜》:六月雪,六月开细白花。树最小而枝叶扶疏,大有逸致,可作盆玩。喜清阴,畏太阳,深山丛木之下多有之。 3.《植物名实图考》:按白马骨,《本草纲目》入于有名未用,今建昌土医以...
【拼音名】Bái Lónɡ Chuān Cǎi 【别名】白龙昌菜、白花益母草、白龙串彩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脓疮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zeria alaschanica Kupr. 采收和储藏:夏 、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原形态】脓疮草,多年生草本,...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Bái Mǎ Gǔ 【别名】六月雪、路边金(《宁乡县志》),满天星((阳春县志》),路边鸡(《草木便方》),六月冷、曲节草(《岭南采药录》),路边荆、鱼骨刺、光骨刺、过路黄荆(《中医药实验研究》),硬骨柴(《江西民...
【别名】白龙串彩、白龙苍、白龙昌菜、白花益母草、脓疮草 【来源】唇形科盘泽草属植物白龙穿彩Panzeria alashanica Kupr.,以全草入药。夏季花未开或初开时割取全草,晒干。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调经活血,清热利水。用于产后腹痛,月经不...
【出处】 出自1.《本经》。 2.《别录》:白头翁生高山山谷及田野。四月采。 3.《唐本草》:白头翁,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似木堇花,实大者如鸡子,白毛寸余。正似白头老翁,故名焉。根甚疗毒痢,似续断而扁。 4.《蜀本草》:《图经》云...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