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牛角七、蜜油参 【来源】五加科楤木属植物丛林楤木Aralia dumetorum Hand.-Mazz.,以根入药。秋冬采集,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辛、微甘,平。 【功能主治】托毒外出,补中益气。用于淋巴腺炎,疖,痈,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气虚头晕,耳鸣。 【用法...
【出处】《浙江民间草药》 【拼音名】Bái Jiē Gǔ 【别名】玉龙盘、无骨苧麻、玉梗半枝莲(《百草镜》),玉按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纲目拾遗》),接骨丹、接骨草、猢狲节根、金不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橡皮草(江西《中草药学》...
【拼音名】Bái Jīnɡ Yā Cōnɡ 【别名】猪尾巴、羊奶子、倒扎草、笔管草、水风、茅草细辛、独脚茅草 【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白茎鸦葱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以根入药。秋季采收,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蒸后晒干。 【性味】甘、苦,微凉。 【功能主...
【拼音名】Bái Jiē Gǔ 【别名】接骨草、玉接骨、接骨丹、金不换、橡皮草、白龙骨、六厘草、猢狲节根、血见愁[浙江] 【来源】爵床科白接骨属植物白接骨Asystasiella chinensis (S. Moore) E. Hossain [Asystasia chinensis S. Moore],以全草或根状茎入...
【别名】紫威灵 【来源】菊科白脚威灵Vernonia squarrosa (D. Don) Less. var. orientalis Kitam.[V. teres auct. non DC.],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贵州。 【性味】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止痛,除湿,消炎。 主治消化不良,腹胀...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Bái Jiāo Xiānɡ 【别名】枫香脂(《唐本草》),枫脂(《通典》),白胶(《儒门事亲》),芸香(《本草原始》),胶香(《国药的药理学》)。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树脂。选择生长20年以上的粗壮大树,于7~8月间...
【拼音名】Bái Jīn Guǒ Lǎn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变色马兜铃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versicolor S.M.Hw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变色马兜铃 木质藤本。块根圆锥形,常数个相连...
【别名】山总管、百解薯、银袋、苦凉藤 【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百解马兜铃Aristolochia westlandii Hemsl.,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肠炎腹泻,菌痢,腮腺炎。 【用法用量】3~5钱,水煎...
【出处】出自《药材资料汇编》。 【拼音名】Bái Jiànɡ Dān 【英文名】Crystal mixed with bichloride mercury and mercury subchloride is made of in a simple and easy method (Raw material is mercury, niTCMLIBe salt, cinnabar and realgar etc....
【出处】《广西中草药》 【拼音名】Bái Jīn Gǔ Lǎn 【别名】百解薯、千金薯、竹叶薯、金银带(《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三筒管的块根。夏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三筒管,又名:青藤。多年生攀援藤本。块根为球形或长柱...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