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Bái Huā Huī Máo Huái Shù 【别名】山豆根 【来源】为豆种植物白花灰毛槐树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灌木,高50~150厘米,黄绿色;嫩枝被有平贴的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5~19,叶轴及叶背面均有平贴的黄灰...
【拼音名】Bái Huā Lónɡ Dǎn 【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高山龙胆Gentian algida Pall.,以全草入药。7~9月采挖带根全草,洗净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肝胆,除湿热,健胃。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目赤,烟痛,肺热咳嗽,胃炎,尿痛,阴...
【拼音名】Bái Huā Jiǔ Lǐ Mínɡ 【别名】白花、青羊藤、六月零、千里光、九里明、管芽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riparia (Bl.) DC. [Conyzarparia Bl.; B.chinensis (L) DC.; B.pubigera (L.) Merr....
【拼音名】Bái Huā Guǒ 【别名】称杆红、红果树。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叶、花、果。叶,全年可采;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小乔木或灌木,高3~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无毛。单叶互生,革质,矩圆状倒卵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
【拼音名】Bái Huā Dān 【别名】白雪花、白皂药、山波苓、一见消、乌面马、火灵丹、假茉莉、猛老虎、白花岩陀 【来源】为蓝雪属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以根和叶入药。秋季采集,根晒干后入药,鲜叶仅供外用。 【毒性】若皮肤中毒可用清水或硼酸...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Bái Huā Ténɡ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花藤的根。夏、秋采根鲜用,或晒干用。 【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长,圆柱形,有棱沟。叶对生,有柄,叶片为5小叶组成的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狭卵形至卵圆形,有时为广...
【拼音名】Bái Huā Guǐ Zhēn Cǎo 【别名】金杯银盏、金盏银盆、盲肠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花鬼针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pilosa L.var .radiata Sch.-Bip. [B. pilosa L.var .albiflora Maxim.; B.pilosa L.var .minor (Bl...
【拼音名】Bái Huā Chuān Xīn Lián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须药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graphis laxiflora (BI.) Lindau [A.tenera (Nees) O. Kuntze; Haplanthus tenera Nees]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须药...
【拼音名】Bái Huā Gǎn 【别名】建德山梅花、土常山[浙江东天目]、山梅花 【来源】虎耳草科绢毛山梅花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以根皮入药。 【生境分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宁夏。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 活血...
【别名】米念巴、白花树、翠容叶 【来源】亚麻科白花柴Tirpitzia ovoidea Chun et How,以枝、茎、叶入药。 【生境分布】广西。 【性味】微甘,平。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舒筋活络。 跌打损伤,骨折:鲜叶捣烂加酒炒热外敷。 外伤出血:鲜叶捣烂外敷。 风...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