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孙真入食忌》 【拼音名】Bái Dòu 【别名】饭豆(《日用本草》),眉豆、白目豆、甘豆(《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饭豇豆的种子。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3出复叶,顶生小叶卵状菱形,两侧小叶斜卵形,先端短尖,...
【出处】《药性切用》 【拼音名】Bái Dòu Kòu Ké 【别名】豆蔻壳(《饮片新参》),白蔻衣(江苏)。 【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壳。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豆蔻条。 【性味】《饮片新参》:味微辛。 【功能主治】 ①《药性切用》:宽胸开胃。 ②《...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Bái Dīnɡ Xiānɡ 【别名】雀苏(《雷公炮炙论》),雄雀矢(《别录》),青丹(《本草拾遗》),麻雀粪(《滇南本草》),雄家雀粪(《黑龙江中药》)。 【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便。全年可收。去净泥土或杂质,晒...
【拼音名】Bái Fán 【英文名】ALUMEN 【别名】明矾、矾石 【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无色或淡黄白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脆。气微,味酸、...
【拼音名】Bái Dīnɡ Xiānɡ 【别名】麻雀粪、家雀粪、树麻雀 【来源】 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粪便入药。 山麻雀Passer rutilans Temm.的粪便也作白丁香用。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 【功能主治】 消积,明目。主治积聚,疝气。外...
概述: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cardamomum L.的果实(用时去果壳)。秋季采收。晒干。 别名:多骨、壳蔻、白蔻,蔻米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味辛,温。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用于胸脘痞满,食欲不振,呕吐,湿温初起...
【拼音名】Bái è Tiě Xiàn Jué 【别名】猪鬃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白垩铁线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gravesii Hance[A.leveillei Christ;A.gravesii Hance var.leveillei(Christ)Ching;A.greenii Ching] 采收和储...
【出处】 出自1.《本草拾遗》:白豆蔻,其草形如芭蕉,叶似杜若,长八、九尺而光滑,冬夏不雕;花浅黄色;子作朵如葡萄,初出微青,熟则变白,七月采之。 2.《本草图经》:白豆蔻,今广州、宜州亦有之。不及番舶者佳。 3.《纲目》:白豆蔻子圆大如白牵牛子,...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白蝶花生云南山中。长叶抱茎,开大白花,三瓣品列(萼片),内复擎出白瓣(唇瓣),形如蜂蝶,双翅首尾,宛然具足,大瓣下又出一尾(距),长三寸许,质既皓洁,形复诡异,秋风披拂,栩栩欲活。并有白蝶花全株图,图文一致,所...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Bái Dòu Kòu 【别名】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 【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实。10~12月果实呈黄绿色尚未开裂时采收,除去残留的果柄,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