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抗锥虫作用:25%与50%的煎剂,不论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暂时抑制马疫锥虫的繁殖,延缓小白鼠的死亡时间,但不能清除血中锥虫使小白鼠得以治愈。不论灌胃或注射均使小白鼠出现鼓肠。前者与马齿苋合用疗效增加,副作用减少,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菝葜水煎液6%浓度,醇浸液3%浓度,平板法试验对炭疽杆菌有抑菌作用。 【炮制】将原药用清水浸洗,润透,切成薄片,晒干。 【性味】甘;酸;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解毒消痈。主风湿痹痛;淋浊;带下;泄泻;痢疾;痈肿疮毒;顽癣;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肠,10-30g;或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本草经疏》:忌茗、醋。 【各家论述】 1.《别录》: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 2.《日华子本草》:治时疾瘟瘴。 3.《品汇精要》:散肿毒。 4.《纲目》:治消渴,血崩,下利。 5.《本草原始》:利小便。 6.《医林纂要》:缓肝坚肾,清小肠火,化膀胱水。治恶疮,毒疮,虫毒。 7.《南京民间药草》:化痰止咳。浸酒服,可治筋骨麻木。 8.《福建民间草药》:治疝气。 9.《江苏植药志》:泡酒服治心头痛。 10.《浙江民间草药》:治流火。 11.《四川中药志》:清热,除风毒。治崩,带,血淋,瘰疬,跌打损伤。 1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治腰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肠炎腹泻。 13. 江西《中草药学》:解毒祛风,为疮痈要药。治历节痛风,肌肉麻痹,食道癌,牛皮癣。 14.《纲目》:菝葜,气温味酸,性涩而收,与萆XIE仿佛。 【摘录】《中华本草》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