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3.1.在动物离体但联有神经的后肢和肠实验中观察到,巴豆油能通过对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反射性升高血压。 3.2.巴豆毒蛋白能溶解兔、猬、猪、蛇、鸡的红细胞。对牛、羊、猪、蛙血细胞有凝集作用。巴豆油中的活性成分PMA(Phorbol myristate aceTCMLIBate)可使血小板中环磷鸟苷(cGMP)浓度增加,是一种有力的血小板凝集剂。 3.3.巴豆油乳剂给兔静脉注射能引起呼吸商(RQ)轻度增加,血中二氧化碳浓度稍有降低;若皮下注射可加快呼吸频率,降低呼吸交换量。虽然血红蛋白增加,但仍轻度降低动脉血氧含量。 4.抗病原生物的作用:巴豆煎剂对流感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喉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巴豆油制剂能降低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小鼠死亡率并延长存活时间。 5.镇痛作用:大鼠压尾法,小鼠热板法及苯酮扭体试验表明,巴豆油口服,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能提高痛阈50-70%,其镇痛机理可能与巴豆油的局部刺激有关。 6.抗肿瘤及促肿瘤发生作用:巴豆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型和S180腹水型,小鼠宫颈癌U14实体型和U14腹水型,以及艾氏腹水癌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巴豆注射液在试管内有杀瘤细胞作用。巴豆醇二酯对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388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巴豆油乳剂作大鼠移植性皮肤癌内注射,能引起瘤体退化,并延缓皮肤癌的发展。因而认为巴豆中含有抗癌活性物质。另一方面,有促使肿瘤发生的作用:巴豆油及巴豆醇可促进致癌物质产生肿瘤。巴豆油虽无致癌作用,但与乌拉坦同用可引起皮肤乳头状瘤。巴豆油及其成分十四烷酰巴豆酯(teTCMLIBadecaoyl phorbol)的乙酸盐可致小鼠皮肤增生,巴豆醇酯C能改变小鼠胚胎纤维母细胞膜的结构和通透性,这些变化都可能与促使肿瘤发生有关。巴豆油和牛的丙种球蛋白抗原一起给豚鼠注射,能抑制抗体的生成,并延迟对抗原的过敏反应,巴豆醇免疫抑制作用比巴豆油更强,此种免疫抑制作用亦可能是促使肿瘤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有人认为,促使肿瘤的发生可能与巴豆醇酯抑制细胞分化,能使鸟氨酸脱羧酶种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升高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7.其它作用:巴豆有杀灭钉螺的作用,以种仁效力最强,内壳次之,外壳则无效。巴豆的丙酮提取物对金鱼毒性很大,巴豆盐水浸出液可用于清除家鱼塘内的野鱼(放养家鱼之前),但效果不及生石灰。家兔静脉注射巴豆水剂可使胆汁及胰液分泌增加,对有输尿管痿的兔并无利尿作用,对离体兔子宫有轻度抑制作用。巴豆油能使大鼠与皮肤局部释放组织胺及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巴豆毒蛋白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毒性】毒性:以巴豆液喂饲小鼠、兔、山羊、鸭、鹅等动物皆无反应;黄牛食之过量,则易发生腹泻、食欲不振及疲乏等,但不致中毒死亡。对青蛙亦属无害,但对鱼、虾、田螺及蚯蚓等,则有毒杀作用。小鼠皮肤长期与巴豆油接触,可致乳头状瘤及癌。长期与巴豆种子提取物、巴豆树脂接触,可促使二甲基苯骈蒽引起乳头状瘤及癌。小鼠每周服1次巴豆油共30周可引起前胃部乳头状瘤及癌,亦可促使二甲基苯骈蒽引起前胃部乳头状瘤及癌。亦有云小鼠皮肤局部应用乌拉坦及巴豆油亦可致皮肤乳头状瘤,但巴豆油本身无致癌作用。所含巴豆毒蛋白系原浆毒,能溶解红细胞,并使局部细胞坏死,引起发赤、起泡和炎症。巴豆8-16粒给狗灌胃可死;人服巴豆油1g,亦有中毒至死的报道。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巴豆毒素兔皮下注射的LD50为50-80mg,巴豆油酸大鼠口服的LD50为1g/kg;豚鼠皮下注射的LD50为600mg/kg。巴豆油注射在豚鼠的腭及悬雍部可引起蛋白尿和血尿。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研碎,加乙醚10ml,浸泡2h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量试管中挥干后,加盐酸羟胺的甲醇饱和溶液0.5ml及香草酚酞指示液1滴,再加氢氧化钾饱和的甲醇溶液至显蓝色后,再多加4滴,加热至沸腾,冷却,加稀盐酸调节pH至2-3,加三氯化铁试液3滴及氯仿1ml,振摇,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检查脂类)<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