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Bái Ténɡ 【别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原形态】攀援状落叶藤本,长达10米。小枝密生短茸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长约30厘米。小叶11~13片,卵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幼时两面密生丝状茸毛,老时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长5~9厘米,花淡紫色或绿色,长约2.5厘米,花冠蝶形,绿色;雄蕊成二组。荚果线形,长约10厘米,有黄色茸毛,长10~11厘米。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河边阴湿地。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 ①《云南中草药选》:淡辛,温,有毒。 ②《云南中草药》:苦微咸,热,有毒。 【功能主治】 发汗,祛风,活血,止血。治风寒感冒,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伤出血。 ①《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止血,发散,解表。 ②《云南中草药》:止血,接骨,发汗,祛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1~2分;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闭经,感冒风寒:大发汗根一至二分,水煎服或研末每服五匣。 ②治类风湿关节炎:大发汗根二钱,配伍泡酒,每次服五毫升。 ③治外伤出血:大发汗叶捣烂外敷。(宜忌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摘录】《*辞典》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