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蜀羊泉(千年不烂心Solanum dulcamara L.的全草)和红枣以1:1混合制成煎剂、糖浆剂对小白鼠艾利虚腹水癌及梭形细胞肉瘤的实体型及腹水型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对子宫颈癌有效,但重复率低,进一步用相当生药40,80,120g/kg/天的煎剂及小剂量递增的给药方法,均无明显抗小鼠梭形细胞肉瘤实体型、艾氏腹水癌实体型及肉瘤180的作用,但醇提取物对小鼠肉瘤180则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β-苦茄碱。 2.对机体防御机能的影响:根据溶血素及血清蛋白含量的测定,蜀羊泉及红枣对促进机体的抗体形成,以及蛋白(尤其是γ-球蛋白)的合成有一定作用,可以增强机体非特异性的免疫生物学反应。 3.其他作用:蜀羊泉碱均有某些抗真菌作用,但不及番茄碱。其中所含之龙葵碱的作用见龙葵条。蜀羊泉有制欲作用。 【性味】味甘;苦;性寒;小毒 【归经】归肝;胆;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黄疸;胆囊炎;胆石症;肾炎水肿;风湿关节痛;妇女湿热带下;小儿高热惊搐;痈肿瘰疬;湿疹瘙痒;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者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涂。 【注意】《闽东本草》:体虚无湿热者忌用。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头秃恶疮热气,疥瘙茄癣虫。 2.陶弘景:叶作羹饮,甚疗劳。 3.《本草拾遗》:主烦热,风疹,丹毒,疟瘴,寒热,小儿结热。 4.《开宝本草》:别本注,茎叶煮粥极解热毒。 5.《百草镜》:除骨节风湿痛。 6.王安卿《采药志》:活血追风生血,治鬼箭有效。 7.《纲目拾遗》:止血淋,疟,疝气。汁滴耳中,止脓不干。治疬cuan,用煮牛肉精者食之。清湿热,治黄疸水肿,小儿蛔结腹痛。 8.《植物名实图考》:治腰痛。 9.《分类草药性》:治惊风,咳嗽。 10.《药材学》:清热解毒。治恶疮,漆疮。 【摘录】《中华本草》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