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纲目》 【拼音名】Bīnɡ Piàn 【来源】 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 龙脑冰片: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 【原形态】 龙脑香(《唐本草》),又名:固不婆律(《酉阳杂俎》),羯布罗香(《本草衍义》)。 常绿乔木,高达5米,光滑无毛,树皮有凹入的裂缝,外有坚硬的龙脑结晶。叶互生,革质;叶柄粗壮;叶片卵圆形,先端尖:基部钝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无毛,有光泽,主脉明显,侧脉羽状,先端在近叶缘处相连。圆锥状花序,着生于枝上部的叶腋间,花两性,整齐;花托肉质,微凹;花萼5,覆瓦状排列,花后继续生长;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离生,略呈周位状,花药线状,药室内向,边缘开裂,药隔延长呈尖尾状,花丝短;雌蕊1,由3心皮组成,子房上位,中轴胎座,3室,每室有胚珠2枚,花柱丝状。干果卵圆形,果皮革质,不裂,花托呈壳斗状,边缘有5片翼状宿存花萼。种子1~2枚,具胚乳。 【生境分布】分布南洋群岛一带。 【性状】 ①龙脑冰片 又名:龙脑(《别录》),脑子(《海上方》),瑞龙脑(《本草图经》),梅花脑子(《小儿药证直诀》),梅花片脑(《夷坚志》),片脑(《寿域神方》),梅花脑、冰片脑(《纲目》),梅片、梅冰。为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1~7毫米,厚约1毫米,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昧清凉,嚼之则慢慢溶化。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为棒状或多角形。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气清香纯正者为佳。 主产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 ②机制冰片 为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呈半透明薄片状结晶,直径5~15毫米,厚约2~3毫米。白色,表面有如冰的裂纹。质松脆有层,可以剥离成薄片,手捻即粉碎。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 产于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地。 另有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提取的结晶,习称艾片。在商品中亦作为冰片之一种,详艾片条。 【化学成份】本品为从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除龙脑外,尚含葎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酮、龙脑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这些成分,多少常混入市品冰片中。 【性味】 辛苦,凉。 ①《唐本草》:味辛苦,微寒。 ②《海药本草》:味苦辛,微温,无毒。 ③张元素:热。 ④《本经逢原》:辛苦,温,有毒。 【归经】 入心、肺经。 ①《纲目》:肺、心、脾。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功能主治】 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①《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 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 ③《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 ④张元素:治大肠脱。 ⑤李杲:治骨痛。 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热。 ⑦《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 ⑧《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 ⑨《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气血虚者忌服,孕妇慎服。 【附方】 ①治急中风目瞑牙噤,不能下药:天南星(生捣为细末)、龙脑(别研)。上二味,各等分,重研细,以中指点散子,揩齿三、二十次在大牙左右,其口自开,始得下药。患者只使一字至半钱匕。(《圣济总录》开关散)<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