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药资讯网-百草资讯网! www.baicaozixun.com百草资讯网APP

百草资讯-中药材-中药大全-中药偏方-中医中药房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药大全 >

萹蓄(2)

时间:1970-01-01 08:0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④《本草正》:味苦涩。 【归经】 入膀胱经。 ①《本草汇言》:入足太阳膀胱经。 ②《要药分剂》:入胃、膀胱二经。 ③《本草再新》:入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④《本草正》:味苦涩。

【归经】
入膀胱经。
①《本草汇言》:入足太阳膀胱经。
②《要药分剂》:入胃、膀胱二经。
③《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能主治】
利尿,清热,杀虫。治热淋,癃闭,黄疸,阴蚀,白带,蛔虫,疳积,痔肿,湿疮。
①《本经》: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
②《别录》:疗女子阴蚀。
③陶弘景:煮汁与小儿饮,疗蛔虫有验。
④《药性论》:主丹石毒发冲目肿痛,又敷热肿效。
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白浊,热淋,瘀精涩闭关窍,并治妇人气郁,胃中湿热,或白带之症。
⑥《纲目》:治霍乱,黄疸,利小便。
⑦《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小儿疳积,消臌胀。
⑧《江西中药》:治肛门作痒由于湿热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得配本草》:多服泄精气。

【附方】
①治热淋涩痛:扁竹煎汤频饮。(《生生编》)
②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芯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局方》八正散)
③治热黄:萹竹取汁顿服一升,多年者再服之。(《药性论》)
④治蛔虫心痛,面青,口中沫出:萹蓄十斤。细锉,以水一石,煎去滓成煎如饴。空心服,虫自下,皆尽止。(《药性论》)
⑤治小儿蛲虫攻下部痒:萹竹叶一握。切,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空腹饮之,虫即下,用其汁煮粥亦佳。(《食医心镜》)
⑥治肛门湿痒或痔疮初起:萹蓄二、三两。煎汤,趁热先熏后洗。(《浙江民间草药》)

【各家论述】张寿颐:萹蓄,《本经》、《别录》皆以却除湿热为治。浸淫疥疮,疽痔,阴蚀,三虫,皆湿热为病也。后人以其泄化湿热,故并治溲涩淋浊。濒湖以治黄疸、霍乱,皆即清热利湿之功用。然亦惟湿阻热结为宜,而气虚之病,皆非其治。若湿热疮疡,浸淫痛痒,红肿四溢,脓水淋漓等证,尤其专职。

【临床应用】
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干萹蓄制成糖浆剂,每毫升含生药1克、每次50毫升,日眼2~3次。治疗108例,治愈104例,进步4例。平均退热时间为1天,腹痛消失为4天,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为5天,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或用新鲜萹蓄全株4~6两(干的2~4两),制成煎剂一次顿服,早、晚饭后各服1次。治疗25例,全部治愈。
②治疗腮腺炎
取鲜萹蓄1两洗净后切细捣烂,加入适量生石灰水,再调入蛋清,涂敷患处。据20余例观察,一般敷药4小时后即可使体温下降,最长12小时。多数患者1~3天可获痊愈。

【摘录】《*辞典》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高考季助考安神借助中药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 养心安神白醋蛋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 山枣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 佛指甲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 天仙子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 白茯苓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