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草中含原阿片碱,原阿片碱-N-氧化物(protopine-N-oxide),α-别隐品碱,黄连碱(coptisine),小檗碱(berberine),刻叶紫堇明碱(corysamine)。果实中含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α-别隐品碱及β-别隐品碱。小果博落回地上部分含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隐品碱(cryptopine),别隐品碱(allocryptopine)和博落回碱。 【药理作用】 1.驱虫作用:博落回中的三种生物碱,有杀线虫作用;对某些细菌真菌也有抑制效力。 2.杀蛆作用:博落回有杀蛆作用,能抑制蝇卵孵化;杀蛆作用以叶及果皮效力最强,茎次之,根最弱,其效力不因干燥而失效,有效成分可能为生物碱。博落回总生物碱的硫酸盐有局部麻醉作用,与盐酸普鲁卡因的效力相似。从本品分离出的原阿片碱0.5-1.0μg/ml浓度,对离体子宫有明显的收缩作用。二落回碱用试稀释法,2.5μg/ml对枯草杆菌、5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25μg/ml对大肠杆菌及50μg/ml对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白屈菜红碱和血根碱及博落回根碱亦有相似的作用,并有抗线虫作用;全草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1600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叶和果皮有较强的杀明作用。博落回抗菌消炎成分为乙氧基血根碱和乙氧其血屈菜红碱。 【毒性】毒性:博落回含多种生物碱,毒性颇大。文献上已屡有口服或肌注后中毒乃至死亡的报道,主要为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动物实验也证明,将博落回注射液注人兔耳静脉,可引起心电图的T波倒置,并可出现多源性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有短暂的阵发性心动过速;阿托品有对抗作用。博落回碱给小鼠腹腔注射,其最大致死量为22.5mg/kg;博落回碱5mg/kg给狗静脉注射,注射部位产生脉管闭塞,局部刺激性颇大。 【性味】辛;苦;寒;有大毒 【归经】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散瘀;祛风;解毒;止痛;杀虫。主痛疮疔肿;臁疮;痔疮;湿疹;蛇虫咬伤;跌打肿痛;风湿关节痛;龋齿痛;顽癣;滴虫性阴道炎及酒(查皮)鼻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本品有毒,禁内服。口服易引起中毒,轻者出现口渴、头晕、恶心、呕吐、胃烧灼感及四肢麻木、乏力;重者出现烦躁、嗜唾、昏迷、精神异常、心律失常而死亡。 【附方】①治恶疮,瘿根,赘瘤,肉,白癜风,蛊毒,溪毒,已上(上一作生)疮屡者: 博落回、百丈青、鸡桑灰等分。为末敷。 (《本草拾遗》)②治指疔: 一、博落回根皮、倒地拱根等分。 加食盐少许,同浓茶汁捣烂,敷患处。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二、号桐树(连梗带叶)一把,水煎熏洗约十五分钟,再将煎过的叶子贴患指,日二至三次。 早期发炎者,如此反复熏洗,外贴三至六次愈。如已化脓,则须切开排脓,不适宜本药。〔《江西医药》(7):371,1966]③治臁疮: 博落回全草,烧存性,研极细末,撒于疮口内,或用麻油调搽,或同生猪油捣和成膏敷贴。(《江西民间草药验方》)④治下胶溃疡: 一、博落回煎水洗;另用叶二张,中夹白糖,放锅内蒸几分钟,取出贴患部,每日换一次。二、博落回(鲜根)两斤,煎浓汁,调蜡烛油涂疮口周围,外用纱布包扎。⑤治中耳炎: 博落回同白酒研末,澄清后用灯芯洒滴耳内。⑥治黄癣(癞痢): 先剃发,再用博落回二两,明矾一两,煎水洗,每日一次,共七天。⑦治水、火烫伤: 博落回根研末,棉花子油调搽。 (④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⑧治蜈蚣、黄蜂咬伤: 取新鲜博落回茎,折断,黄色汁液流出,以汁搽患处。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临床应用】 1.治疗各种炎症:用博落回注射液肌肉注射,成人每次2ml,每日2-4次;小儿每次0.5-1.5ml,每日2次。曾用于大叶性肺炎、小儿肺炎、急性扁桃体炎、上感高热、支气管肺炎、耳下腺炎、急性阑尾炎、深部脓肿、胆道蛔虫症、胆囊炎、外伤、下腿溃疡、脉管炎、不全性肠梗阻、产褥热、各种中小手术后等患者共300余例,90%以上均有预防或控制感染作用。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博落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弗氏痢疾杆菌、绿色链球菌等高度敏感;对鲍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类大肠杆菌等中度敏感;对绿脓杆菌则不敏感。<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