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山桃 桃缩叶病,为害叶片、新梢、果实,严重时造成落叶甚至枝条枯死。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虫害有桃芽、桃粉蚜。 【性状】 性状鉴别 瘪桃干呈矩圆形或卵圆形,长1.8-3cm,直径 1.5-2cm,厚0.9-1.5cm,先端渐尖,呈鸟喙状,基部不对称,有的存有少数棕红色的果柄;表面黄绿色,具网状皱缩的纹理,并密被短柔毛;质坚硬,不易折断。破开,断面内果皮厚而硬化,腹缝线凸出,背缝线明显。含未成熟种子1枚。气微弱,味微酸涩。 桃奴呈扁压状卵形,较小,表面毛茸更多。质软,断面内果皮较薄,未硬化。 以干燥、实大、坚硬、色黄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棕黄色。①非腺毛众多,单细胞,淡黄色,多自基部断离,呈纤维状,微弯,长33-612(-2700)μm,直径17-40μm,壁厚,表面有螺纹状角质理。②内果皮石细胞成片,呈尖圆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4-45μm,壁较薄,微木化,纹孔、孔沟细密,明显。③草酸钙簇晶可见,直径7-21μm。 【鉴别】取本品粗粉2g,加水20ml,加热微沸15min,趁热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1)取滤液滴于滤纸上,干后喷以0.1%溴酚蓝乙醇液,即显蓝色斑点。(检查有机酸)(2)取滤液5滴,置白色点滴板内,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显污绿色或褐绿色。(检查酚性成分) 【炮制】 1.刷净果皮上绒毛,晒干。 2.《雷公炮炙论》:凡修事鬼髑髅,以酒拌蒸,从巳至未,以铜刀切,焙,取肉用。 【性味】酸、苦;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敛汗涩精,活血止血,止痛。。主盗汗;遗精;吐血;疟疾;心腹痛;妊娠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烧烟熏。 【附方】①治盗汗不止: 树上干桃子一个,霜梅二个,葱根七个,灯芯二茎,陈皮一钱,稻根、大麦芽各—撮。水二钟煎服。 (《经验方》)②治内伤吐血: 桃枭(煅存性)、棕灰、蒲黄、朱砂、京墨。为末,临卧以童便调服三钱,小便解,色渐淡为度。(《本草经疏》)③治疟: 树上自干桃子二七枚,黑豆一两,巴豆七粒(去皮、心膜,出尽油)。上三昧,捣罗为细末,滴冷水丸如梧桐子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凌晨井华水吞下。 (《圣济总录》干桃丸)④治伏梁气,在心下结聚不散: 桃奴三两。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⑤治妊娠下血不止: 桃枭烧存性,研,水服。 (《肘后方》)⑥治小儿头疮:树上干桃烧研,入腻粉、麻油调搽。(《圣惠方》)⑦治食桃成病:桃枭烧灰三钱。水服取吐。(《纲目》) 【各家论述】 1.《别录》:疗中恶腹痛。 2.《日华子本草》:治肺气,腰痛,破血,治心痛,酒摩暖服之。 3.汪颖《食物本草》:主吐血,烧存性,研末,米汤调服。 4.《纲目》:治小儿虚汗,妇人妊娠下血,破伏梁结气,止邪疟,烧烟熏痔疮,烧黑油调敷小儿头上肥疮软疖。 5.《本经逢原》:疗瘀血症坚。 6.《分类草药性》:治膀脱疝气,遗精,妇女月经闭塞。 7.《饮片新参》:生津,止汗。治劳咳,养胃除烦。 【摘录】《中华本草》
------分隔线----------------------------
|

豫ICP备20003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