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 出自《唐本草》,1.《唐本草》:蓖麻,此人间所种者,叶似大麻叶而甚大,其子如蜱又名草麻。今胡中来者茎赤,树高丈余,子大如皂荚核,用之益良。 2.《蜀本草》:《图经》云,(蓖麻)树生,叶似大麻大数倍,子壳有刺,实大于巴豆,青黄色班。夏用茎叶,秋收子,冬采根,日干。胡中来者茎子更倍大,所在有之。又云对'似蓉草而厚大,茎赤有节屈口首蔗。 3.《纲目》:蓖麻,茎有赤有白,中空;其叶大 【拼音名】Bì Má Zi 【英文名】Castor Bean 【别名】萆麻子、蓖麻仁、大麻子、红大麻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icinus communis L. 采收和储藏:当年8-11月蒴果呈棕色、未开裂时,先晴天,分批剪下果序,摊晒,脱粒,扬净。 【原形态】蓖麻 高大一年生草本,在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幼嫩部分被白粉,绿色或稍呈紫色,无毛。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盾状圆形,直径15-60cm,有时大至90cm,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裂片5-11,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主脉掌状。圆锥花序与叶对生及顶生,长10-30cm或更长,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瓣性同株,无花瓣;雄花萼3-5裂;雄蕊多数,花丝多分枝;雌花萼3-5理解;子房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深红色,2裂。蒴果球形,长1-2cm,有软刺,成熟时开裂,种子长圆形,光滑有斑纹。花期5-8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20-28℃出苗至成熟积温2000-3500℃,种子发芽温度不低于10℃,生长温度超过35℃则生长受阻,幼苗遇春寒-8-1℃时或遇秋寒-2--3℃受冻害。苗期土壤含水量12%-14%,花果期土壤含水量15%-20%。出苗至果实成熟需85-115d。耐干旱,耐盐碱及弱酸土壤。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选粒大、饱满、充分成熟的种子,用45-50℃温水种24h左右捞出,摊置于20℃的室内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北方4月旬,南方2-3月播种,穴播,按行株距各65cm-100cm开穴播粒,覆土,稍加镇压,浇水。 田间管理 出苗后,苗高12-15cm时要间苗、补苗,苗高25cm时定苗,每穴留壮苗2-3株,并结合松土除草、培土,施人畜粪肥,6-7月再施1次,适当增施磷、钾肥。有6片真叶时,摘去主茎顶芽,促使侧枝生长。整枝修剪,控制植株生长,剥芽保花,去掉未成花序的腋芽,7月剪去营养枝,促秋籽成熟。对多看生蓖麻,可砍伐更新,离地面30cm左右,浆主干或一级枝锯伐,保留3-4个侧芽,培育亲枝。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为害植株根部,使之发黑呈水渍状腐烂,植株枯萎,可喷撒石灰或70%五氯硝基苯粉剂,并及时开沟排除积水。虫害有红蜘蛛,为害嫩梢,可喷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呀用烟草石灰水防治。另有叶蟑、土老虎、棉铃虫、刺蛾、蓖麻夜蛾为害。 【性状】 性状鉴别 种子椭圆形或卵形,稍扁,长0.9-1.8cm,宽0.5-1cm。表面光滑,有灰白色与黑褐色或黄棕色与红棕色相间的花斑纹。一面较平,一面较隆起,较平的一面有1条隆起的种脊;一端有灰白色或浅棕色突起的种阜。种皮薄而脆,胚乳肥厚,白色,富油性。子叶2,菲薄。无臭。味微苦辛。以个大、饱满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外种皮细胞1列,长方形,外被角质层,其下为3-4列薄壁细胞,再下为1列栅状细胞,壁厚,木化;内种皮为数列薄壁细胞,其中散有螺纹导管。胚乳和子叶均含糊粉粒。 【化学成份】种子含蛋白质(protein)18%-26%,脂肪油(oil)64%-71%,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2%,酚性物质(phe-nolic dubstance)2.50%,蓖麻毒蛋白(ricin)及蓖麻碱(ricinine)0.087%-0.15%。脂肪油的组成绝大部分为三酸甘油(甘油三酯,triglyceride)及甘油酯(glycerol ester),还有少量的甾醇(sterol),磷脂(phospholipid),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acid),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及蜡(wax),甘油酯的脂肪酸中蓖麻油酸(ricinoleic acid)84%-91%,油酸(oleic acid)3.l%-5.9%,亚油酸(linoleic acid)2.9%-6.5%,硬脂酸(stearic acid)1.4%-2.1%,棕榈酸(palmitic acid)0.9%-1.5%;磷脂含量0%-0.12%,其中磷脂酸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及其降解产物占83%,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占13%,其他磷脂占4%;磷脂的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27.7%),硬脂酸(12.9%),油酸(18.5%),亚油酸(33.2%)而不含蓖麻油酸;游离脂肪酸含量0.3%,其中蓖麻油酸占78.5%,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 acid)占8.4%,+八碳烯酸(octadecenoic acid)占5.2%;蓖麻毒蛋白有蓖麻毒蛋白D,酸性蓖麻毒蛋白(acidicricin),碱性蓖麻毒蛋白(basic ricin),蓖麻毒蛋白E及蓖麻毒蛋白T等。种子还含凝集素(agglutinin)和脂肪酶(lipase)。种皮含30-去甲羽扇豆-3β-醇-20-酮(30-norlupan-3β-ol-20-one)。<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

豫ICP备20003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