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薏苡素的作用 对横纹肌有抑制作用。它能抑制蛙神经肌肉标本的电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反应及大鼠膈肌的氧摄取和无氧糖酵解,并能抑制肌动球蛋白-三磷酸腺甙系统的反应,还有比较弱的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对大鼠及小鼠均有镇静作用,并能与咖啡因相拮抗。在家兔的脑电图上,出现波幅增大,频率减少,显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性抑制现象等。在大鼠试验(尾部电刺激法)中,有镇痛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似。它还有解热作用,对TTG(菌体的精制复合多糖类)性发热的解热作用较好,对二硝基酚引起之发热无甚作用。此外对多突触反射(猫腓神经-腓肠肌标本)有短暂的抑制作用。它不能降低士的宁或戊四氮的致死作用。对兔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短暂下降,皮下注射可使血糖略有下降,对离体蟾蜍心脏及离体兔肠均呈抑制作用;对兔耳血管无明显影响。它的毒性很低,给小鼠口服0.5克/公斤一个月不引起异常改变。 有报告称薏苡仁对癌细胞有阻止成长及伤害作用。 【炮制】 炒蔗苡仁:取拣净的薏苡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即可。或用麸皮同炒亦可。(每慧苡仁100斤,用麸皮10斤) 【性味】 甘淡,凉。 ①《本经》:味甘,微寒。 ②《别录》:无毒。 ③《食疗本草》:性平。 ④《本草正》:味甘淡,气微凉。 【归经】 入脾、肺、肾经。 ①《纲目》:阳明。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肝、胃、大肠。 ③《本草新编》:入脾、肾二经。 【功能主治】 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 ①《本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②《别录》: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③《药性论》: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涕唾上气。煎服之破五溪毒肿。 ④《食疗本草》:去干湿脚气。 ⑤《本草拾遗》:温气,主消渴。杀蛔虫。 ⑥《医学入门》:主上气,心胸甲错。 ⑦《纲目》: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 ⑧《国药的药理学》:治胃中积水。 ⑨《中国药植图鉴,:治肺水肿,湿性肋膜炎,排尿障碍,慢性胃肠病,慢性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O.3~1两;或人散剂。 【注意】 脾约便难及妊妇慎服。 ①《本草经疏》: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转筋,脾虚无湿者忌之。妊娠禁用。 ②《本草通玄》:下利虚而下陷者,非其宜也。 【附方】 ①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②治风湿痹气,肢体痿痹,腰脊酸疼:薏苡仁一斤,真桑寄生、当归身、川续断、苍水(米泔水浸炒)各四两。分作十六剂,水煎服。(《广济方》) ③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纲目》薏苡仁粥) ④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纲目》薏苡仁酒) ⑤治水肿喘急:郁李仁二两。研,以水滤汁,煮薏苡仁饭,日二食之。(《独行方》) ⑥治肺痿唾脓血:薏苡仁十两。杵碎,以水三升,煎一升,入酒少许服之。(《梅师集验方》) ⑦治肺痈咳唾,心胸甲错者:以淳苦酒煮薏苡仁令浓,微温顿服之。肺若有血,当吐出愈。(《范汪方》) ⑧治肺痈咯血:薏苡仁三台。捣烂,水二大盏,入酒少许,分二服。(《济生方》) ⑨治肠痈,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