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解热作用:对知母是否具有解热作用的报导不一。有报导知母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但也有报导白虎汤在去掉石膏后的知母、甘草煎剂灌胃给药对实验性发热家兔未见明显退热作用。知母根茎中的皂甙具有明显降低由甲状腺素造成的耗氧率增高及抑制Na(+),K(+)-ATP酸活性的作用,其中总皂甙对Na(+),K(+)-ATP酶的抑制率达59.8%,其半琥珀酸衍生物抑制率为89.8%,故认为与清热泻火的功效有关。 6.抗肿瘤作用:知母皂甙对人肝癌移植裸大鼠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使生存期延长,但统计无显着差异。另对治疗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 7.其它作用:知母果甙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知母中的烟酸有维持皮肤与神经健康及促进消化道功能的作用。知母提取物对逆转录酶和各种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知母菝葜皂甙元和知母水煎剂均能明显降低高甲状腺激素状态小鼠脑β受体RT值,但对亲和力无影响,还能显着改善该状态小鼠的体重下降。 【鉴别】⑴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水5ml,用力振摇 1min,发生持久性泡沫,放置10min不消失。(检查皂甙)⑵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10ml,振摇后放置20min,吸取上清液1ml,蒸干,残渣加硫酸1滴,初显黄色,继变红色、紫堇色、棕色。(检查甾体化合物)⑶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40min,取上清液1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h后浓缩至约5ml,加水10ml,用苯2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菝葜皂甙元,加苯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对照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7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9:1)展开,取出,晾干,喷以8%香草醛的无水乙醇溶液与硫酸溶液(7→10)的混合液(0.5:5),于100℃烘约5min。供试液谱在与对照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知母:拣净杂质,用水撞洗,捞出,润软,切片晒干。盐知母:取知母片置锅中用文火微炒,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放凉。(每知母片100斤,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先于槐砧上细锉,焙干,木臼杵捣,勿令犯铁器;拣肥润里白者,去毛切,引经上行则用酒浸焙干,下行则用盐水润焙。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肺;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宜生用;入肾降火滋阴宜盐水炒。 【注意】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别录》:多服令人泄。《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附方】白虎汤《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2.《名医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3.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 4.《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 5.《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6.张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 7.王好古: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 8.《本草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 9.《本草求原》:治嗽血,喘,淋,口病,尿血,呢逆,盗汗,遗精,痹痿,瘛苁。 10.《医学启源》:知母,《主治秘要》云作利小便之佐使,肾中本药。上头、引经皆酒炒。刮去毛,里白者佳。<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