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苦;寒;小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主痈肿疮毒;咽肿喉痹;乳痈;蛇虫咬伤;跌打伤痛;肝热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3-10g;研末,每次1-3g。外用:适量,磨汗涂布、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注意】虚寒证,阴证外疡及孕妇禁服 【附方】①治风毒暴肿:重台草、木鳖子(去壳)、半夏各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以酽醋调徐之;凡是热肿,熁之。(《圣惠方》重台草散)②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或小儿吹乳:重楼三钱。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③治耳内生疮热痛:蚤休适量。醋磨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④治喉痹:七叶一枝花根茎二分。研粉吞服。(《浙江民间草药》)⑤治小儿胎风,手足搐溺: 蚤休为末。每服半钱,冷水下。(《卫生易简方》)⑥治慢惊:栝萎根二钱,白甘遂一钱。上用慢火炒焦黄色,研匀。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汤调下,无时。(《小儿药证直诀》栝萎汤)⑦治肺痨久咳及哮喘: 蚤休五钱。加水适量,同鸡肉或猪肺煲服。(《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⑧治新旧跌打内伤,止痛散瘀:七叶一枝花,童便浸四、五十天,洗净晒干研末。每服三分,酒或开水送下。(《广西药植图志》)⑨治脱肛:蚤休,用醋磨汁。外涂患部后,用纱布压送复位,每日可涂二至三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⑩治蛇咬伤:七叶一枝花根二钱,研末开水送服,每日二至三次;另以七叶一枝花鲜根捣烂,或加甜酒酿捣烂敷患处。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⑩治中鼠莽毒.金线重楼根。磨水服。 (《濒湖集简方》) 【各家论述】 1.《本草汇言》:蚤休,凉血去风,解痈毒之药也。但气味苦寒,虽云凉血,不过为痈疽疮疡血热致疾者宜用,中病即止。又不可多服久服。 2.《本草正义》:蚤休,乃苦泄解毒之品,濒湖谓足厥阴经之药,盖清解肝胆之郁热,熄风降气,亦能退肿消痰,利水去湿。《本经》治惊癎,摇头弄舌,皆肝阳肆虐、木火生风之症。又谓之癫疾者,癫即巅顶之巅,字亦作颠,谓是肝风上凌,直上顶巅之病。蚤休能治此症,正以苦寒泄降,能熄风阳而清气火,则气血不冲,脑经不扰,而癫疾惊癎,摇头弄舌诸病可已。若其专治痈肿,则苦寒清热,亦能解毒。治阴蚀,下三虫,亦苦寒胜湿,自能杀虫,其用浅显易知,不烦多赘。濒湖引谚语有'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知此草专治痈疡,古今无不推重。然此类寒凉诸品,惟阳发红肿大痛者为宜,而坚块顽木之阴症大忌,非谓凡是外科,无不统治也。 3.《本经》:主惊癎,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4.《唐本草》醋摩疗痈肿,敷蛇毒。 5.《日华子本草》:治胎风搐手足,能吐泻瘰疬。 6.《滇南本草》:消诸疮,无名肿毒,利小便。 7.《纲目》:去疟疾寒热。 8.《生草药性备要》:补血行气,壮精益肾,能消百毒。 9.《本草求原》:益脾汁,升胃之清气,上行于肺,以益血行气。壮精益肾,巳痨嗽内伤。活血,止血,消肿,解毒。 10.《分类草药性》:治痔、疗疮。 11.《现代实用中药》:治扁桃体炎。 【临床应用】 1.治疗慢性气管炎:将重楼根茎去皮、捣碎、磨粉压片。每次3g,每日2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共服三个疗程,每疗程间停药3天。共治疗250余例。第一疗程治疗174例,有效率78%;第二疗程治疗122例,有效率96.7%;全程治疗92例,有效率为97.3%。 2.治疗神经性皮炎:将蚤休根茎研成细粉,以香油或熟菜油调敷。糜烂湿润病变可以粉剂直接撒布。一般治疗2-3天即可止痒,皮损逐渐消退。 3.治疗外科炎症:用蚤休块根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g的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ml,每日2-3次。治疗过敏性皮炎、痈疖、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结炎共37例,痊愈27例,好转6例,无效4例。 【摘录】《中华本草》 <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