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1.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取山栀制成10%及50%两种煎剂,每天3次饭后服用。一部分病人用10%煎剂每次10ml,以后逐渐递增至5Oml;另一部分病人用50%煎剂,每次10-15ml。共治19例,7例痊愈,10例接近痊愈。住院9-63天不等,平均30.3天。 2.治疗扭挫伤:将山栀子捣碎,研成极粉,以温水调成糊状,加入少许酒精,包敷伤处。一般3-5天更换1次,如肿胀明显可隔天更换1次。骨折者不宜使用,脱臼者应先整复后再用。如有肢体麻痹,应配合理疗及针灸治疗。治序407例,24小时内疼痛消失者328例;48小时内消失者66例;72小时内消失者13例。疼痛平均消失时间为30小时。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为2.5天;血肿吸收时间平均为7.8天;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5.1天。或用黄栀子、明乳香加适量黄酒,搅拌后放锅内蒸成糊膏状,待微温时敷于患部,厚度以 1-1.5cm为宜。用时先在局部涂凡士林1层,然后再敷药,上盖油纸,绷带包扎。间隔2-3天换药。治疗56例,除2例疗效不佳外,54例均治愈。亦可用黄栀子粉2两,面粉4两,鸡蛋1个,烧酒适量,调成糊状敷于局部,待药干后更换新药。一般在敷药2次后即见效果。 3.用于止血:取黄栀子粉100g,以20%明胶液调成膏状,烘干碾成100号细粉,再加适量苯甲酸,高压消毒备用。对一般上消化道出血每次服3-6g,每日3次。亦可用作局部止血剂。 【摘录】《中华本草》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