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药资讯网-百草资讯网! www.baicaozixun.com百草资讯网APP

百草资讯-中药材-中药大全-中药偏方-中医中药房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药大全 >

紫苏梗

时间:1970-01-01 08:0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概述: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茎。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别名:赤苏梗、香苏梗、红苏梗、桂苏梗。 药性类别:发散风寒药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理气宽中,
    概述: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茎。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别名:赤苏梗、香苏梗、红苏梗、桂苏梗。     药性类别:发散风寒药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5~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临床应用:     1.紫苏汤(《证治准绳》)治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紫苏茎叶、桑白皮、赤茯苓各30g,炒郁李仁、羚羊角、槟榔各23 g,桂心、炒枳壳、独活、木香各15 g 。为粗末,每服12 g,加生姜0.15g,水煎服。方中紫苏理气宽中。     2.紫苏散(《赤水玄珠》)治风毒脚气,腹内痰恶,脚重虚肿:紫苏、木通、桑白皮、茴香各30g,枳壳60g,羌活、独活、荆芥穗、木瓜、青皮、甘草各15 g,大腹子10个。为末,每服9g,加生姜3片,葱白1茎,水煎服。     3.紫苏流气饮(《医宗金鉴》)治肾气游风:紫苏、黄柏、木瓜、槟榔、香附、陈皮、川芎、姜厚朴、白芷、制苍术、乌药、荆芥、防风、甘草、独活、枳壳各等分。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紫苏梗 《中国药典》
【拼音名】 Zǐ Sū Gěnɡ

【英文名】 CAULIS PERILLAE

【别名】苏梗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 的干燥茎。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呈方柱形,四棱钝圆,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面有纵沟及细纵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体轻,质硬,断面裂片状。切片厚2~5mm,常呈斜长方形,木部黄白色,射线细密,呈放射状,髓部白色,疏松或脱落。气微香,味淡。

【炮制】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5~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紫苏梗 《*辞典》
【出处】《本草蒙筌》

【拼音名】 Zǐ Sū Gěnɡ

【别名】紫苏茎(《雷公炮炙论》),苏梗(《药品化义》),紫苏杆(《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茎。秋未,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小枝、叶片及果实,晒干。或在夏末采收苏叶时,切下粗梗晒干。前者称为"老苏梗",后者称为"嫩苏梗"。

【源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生境分布】产湖北、江苏、河南、四川、广西、山东、广东、浙江、河北、山西等地。

【性状】老苏梗:呈方柱形,有槽。长0.3~1米,中部直径约0.7~1.3厘米。表面紫棕色或淡棕色。具纵沟及顺纹,上有稀疏的柔毛。分枝对生,或已除去。上部分枝常残留花萼或果实。质硬体轻,断面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或中空。嫩苏梗:色淡或青绿色,质松,髓部较大。以老而粗壮、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用水浸泡后,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 辛甘,微温。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药品化义》:"味甘微辛,性微温。"

③《本草崇原》:"气味辛,平。"

【归经】《药品化义》:"入脾、胃、肺三经。" <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高考季助考安神借助中药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考生很容易出现考前综合征,主要表现...

  • 养心安神白醋蛋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1.5克,鸡蛋1个...

  • 山枣

    山枣 【别名】五眼果、山枣、人面子、山枣子 【来源】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为漆树科...

  • 佛指甲

    佛指甲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药材名】佛指...

  • 天仙子

    天仙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

  • 白茯苓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Wolf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或趁鲜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