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甘;淡;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活血。主热淋;白浊;水肿;赤白带下;关节肿痛;痈疮肿毒;乳痈;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附方】①治淋浊、 白带: 白花紫茉莉根一至二两(去皮,洗净,切片),茯苓三至五钱。水煎,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②治白带: 白胭脂花根一两,白木槿五钱,白芍五钱。炖肉吃。(《贵阳民间药草》)③治红崩: 红胭脂花根二两,红鸡冠花根一两,头晕药一两,兔耳风五钱。炖猪脚吃。(《贵阳民间药草》)④治急性关节炎: 鲜紫茉莉根三两。水煎服。体热加豆腐,体寒加猪脚。(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⑤治痈疽背疮: 紫茉莉鲜根一株。去皮洗净,加红糖少许,共捣烂,敷患处,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各家论述】 1.《纲目拾遗》:去风,活血。治乳痈,白浊。 2.《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利小便,消水肿。 3.《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妇女红崩、白带,疗癀,损伤及接骨。 4.《南宁市药物志》:解热,缓下,破瘀,调经。治肺劳咳血。 5.《四川中药志》:治劳伤体瘦,头昏目眩,五淋及女子崩带。 【摘录】《中华本草》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