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治疗玫瑰糠疹 用紫草0.5~1两(小儿2~5钱),每日煎服1剂,10日为一疗程。经一定间歇后可继续服用几个疗程。治疗70例,痊愈37例,进步25例,无效8例。平均服药9天,最多不超过2个月。 ⑦关于预防麻疹 紫草根预防麻疹,各地曾广泛试用,但用法不尽相同,效果亦不一致。㈠用紫草根煎剂、水剂及复方紫草根煎剂(紫草根、白术、木香)3种剂型口服。主药紫草根的用量是:6个月至1岁6分,1岁以上至2岁8分,2岁以上每增加1岁递增2分。以上均为1日量,分3次服,连服4天。共观察6个月至8岁有麻疹接触史的散居儿童968人,发病者94人,占9.72%,3种剂型的效果无大差别。认为紫草根对预防麻疹的保护率为90.2%。㈡用33%紫草根糖浆,6个月至1岁每次10毫升,2~3岁20毫升,4~6岁30毫升。每隔日服2次,共服3次,计6次。曾对110个农村散居易感小儿,发给糖浆预防,结果3例出疹,预防保护率97.3%。另有用上述方法对农村散居易感小儿685人进行预防观察,其结果,服药后发病率由服药前的11.3%逐步下降为1.1%。凡未患过麻疹的小儿服药后绝大多数均获得免疫,对潜伏期或前驱期患者,服用后均缩短了病期,同时麻疹发出也快。㈢紫草根1岁以下用1.5钱,2~8岁用2钱,9~12岁用2.5钱,加水100毫升,煮沸3分钟,1天内分服,仅服1天。共观察散居儿童1480例,其中1350例平均观察2周均未见出疹,其他130例发疹者的临床症状亦较轻。㈣用1:1的紫草茸、紫草皮和紫草根糖浆,1岁以内每次1毫升,2~3岁2毫升,4~6岁3毫升,均日服3次,连服4天 。观察4个月至16岁城市散居儿童1607例,结果以紫草根的效果最好,发病率为8.58%;紫草茸较差,发病率为15%;紫草皮无明显预防作用,服药后并有白细胞降低现象。㈤用33%紫草根溶液,每次15毫升,日服2次,每周连服2天。于流行期间在6个托儿所,给2~6岁未患过麻疹的小儿133名作预防服药。结果服药后发病者112名,发病率占84.2%,其中并发肺炎者13名。㈥用紫草根2份,甘草1份,共制成粉剂。6个月以上0.6克,2岁以上1克,4岁以上1.5克5~7岁2.5克。均日服3次,连服3天。于流行季节选择6个月至7岁的易感小儿471人(服药组258人,对照组213人)进行观察,结果服药组的发病率并未降低,对麻疹潜伏期、前驱期、并发症以及病情的轻重均无影响。㈦对16个发生麻疹流行而用紫草作预防的集体儿童机构进行了调查。其中未患过麻疹的接触者(6个月至6岁)有499人,在这些接触者中服紫草根液的有310人,注射胎盘球蛋白的有61人,注射成人血的有63人,另65人未接受任何预防保护措施。结果发病总数为488人,占97.7%。服紫草根的310人中除1名5岁半及1名6个月的婴儿外,全部发病,发病时潜伏期未见延长,病情亦不见减轻,与未接受预防组无明显差别。服紫草根液的接触者,合并肺炎及支气管炎的人数与未接受预防组亦无明显差别。服紫草根液的迟早(与病人接触后)与发病轻重无明显关系,即使与病人第1次接触前即开始进行预防性服药,亦不能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㈧用100%紫草根煎剂和复方紫草根煎剂(紫草根3份,银花2份,甘草1份),根据剂量大小不同,分为3组。第1组每公斤体重用紫草根0.4克,第2组每公斤体重0.8克,第3组为复方煎剂组,紫草根用量亦为每公斤0.8克;均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日。共观察359人(年龄在5岁以内者占85%),其中预防组152人,曾与麻疹病人接 触者30名,结果发病者26名;对照组207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者48名,发病47名。在发病的26名儿童中,有19名是在接触后4日内服紫草根的,说明即使在潜伏期早期服紫草根也未能预防麻疹。3组不同剂型及剂量,其发病率差别不大,并不能显示剂量与剂型对发病率有何影响。在应用紫草根作为预防剂之后,病程并无明显缩短,同时也有并发肺炎的病例。 【摘录】《*辞典》 <中医中药房,转载请注明来源!-www.zyzyf.cn www.baicaozixun.com>>(责任编辑:中药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