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 辛,温。 ①《本草拾遗》:味辛,温,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苦,性温,无毒。 ③《广西中药志》:味辛,性温,有小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治心腹胀痛,脚气,痛风,疥癣,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主心腹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常吐酸臭水,酒煮服之。亦作浴汤治脚气,除疥癣风痒。 ②《本草再新》:暖血道,利关节,治跌打折骨,气逆血滞,兼能堕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 【注意】孕妇忌服。 【附方】 ①治胃痛:樟木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②治脚气,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下饮食:樟木一两(涂生姜汁炙令黄),捣筛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一钱。(《普济方》樟木散) ③治痛风,手足冷痛如虎咬者:樟木屑一斗,以水一担熬沸,以樟木屑置于大桶内,令人坐桶边,放一脚在内,外以草荐一领围之,勿令汤气入眼,恐坏眼,其功甚捷。(《医学正传》) ④治蜈蚣咬伤:鲜樟树枝,煎服二碗。(《验方选集》) 【各家论述】《纲目》:霍乱及干霍乱须吐者,以樟木屑煎浓汁吐之,甚良:又中恶卒死者,以樟木烧烟熏之,待苏乃用药,此物辛烈香窜,能去湿气、辟邪恶故也。 【摘录】《*辞典》
------分隔线----------------------------
|